四川省广安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557 类型:中考真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塌(tān)    怒(chēng)      刀(pō)     强不舍(guō) B . (jiè)    憔(cuì)        首(jī)     忧心忡(zhōng) C . 生(luán)   寒(jìn)        罗布(bó)   即物起(xìng) D . (bèng)溅   蹒跚(pán shān)   微(xī)     面面相(qù)
  •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笨拙   题纲   甘败下风   铤而走险 B . 粗旷   吞噬   怨天尤人   谈笑风生 C . 伎俩   玷污   虎视眈眈   仗义执言 D . 颠覆   针砭   前扑后继   惟妙惟肖
  • 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中,苏炳添首当其冲 , 率先跑过终点,夺得2017国际田联百米大战的冠军。 B . 在市运会开幕式上,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 , 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C .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D . 在广安市“我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征文比赛中,我们只有异想天开 , 才能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目前,国内几大主流媒体对爆款手游《王者荣耀》中人物的设定罔顾历史,过度创新的行为,纷纷发文批评。 B . 学校积扱推进课程改革,开展“三进校园”等多项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C .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 D . 针对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 是微信转账?还是支付宝付款?他拿不定主意。 B . “诗有什么作用?”台湾美学家蒋勋说,“我常常觉得诗只是在最哀伤最绝望的时刻,让你有对生命的平静。” C . 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D . 2017年8月23日至27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创新创业创造,迎接迎接智能社会》 为主题。
  • 6. 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 韩麦尔、奥楚蔑洛夫、于勒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C . 戏剧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的。按照表现形式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 D . 《谈生命》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其作品《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主要歌颂母爱、童真、大自然。
  • 7. 填在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项是(    )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_________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①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②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③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A . ①③④② B . ②①④③ C . ②④③① D . ③①④②
  • 8.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农业3.0时代

    所谓农业3.0时代,是相对农业1.0、2.0时代而言。农业1.0时代对应于传统农业社会,其特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给自足,技术水平较低,耕作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对风调雨顺、地力水源等自然因素依赖度高。农业2.0时代开启于近代以来的工业社会,其特征是工业革命的成果逐渐反哺于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工业品广泛使用,农业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较大改观,农产品“量”的问题基本解决。

    农业3.0时代则发端于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它既是对农业2.0时代的继承,也是对农业2.0时代的超越;它的技术水平更高、生产效率更高,同时也更加个性化、更具丰富性;它不仅满足“量”的需求,也能很好地满足“质”的要求。总之,这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颠覆性的农业。

    农业3.0时代的农业样态,更是林林总总,琳琅满目,比较重要的就有智慧农业、绿色农业、定制农业、品质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养生农业、观光农业等等,以及由这些农业样态交叉融合而来的新样态。

        比如智慧农业,它把信息技术引入农业的生产、流通、销售、管理等环节,依托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智能农业装备,依托大数据,实现农业的精细化种植和智能化生产,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升级再造。

        又比如绿色农业,它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民众对高品质、安全健康农产品的需求相对接,采用农药减量、生态循环、施用有机肥等绿色生产方式,生产市场认可的绿色农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类似这样的农业样态不断兴起,“农业+”“+农业”,农业正在抛弃单纯的“地里刨食”,告别简单粗放、整齐划一,迈向一个新时代——农业3.0时代。

    (节选自2017《半月谈》13期)

    (1) 选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
    A . 时间顺序 B . 逻辑顺序 C . 空间顺序
    (2) 选文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A . 打比方、作比较 B . 列数据、打比方 C . 举例子、列数据 D . 分类别、作比较
    (3) 下列选项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介绍了农业3.0时代的含义及其样态。 B . 农业1.0时代是单纯的“地里刨食”,自给自足的传统时代;农业2.0时代是简单粗放、整齐划一,广泛使用工业品的时代;农业3.0时代是信息化、技术化水平更高的新时代。 C . 蔬菜种植基地引进的水肥一体化设备,可以感知土壤和环境的变化,根据这个变化给蔬菜提供种植需求,这是智慧农业的一种体现。 D . 删掉“农业2.0时代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较大改观。”这句话中的“较大”一词,更能准确体现农业1.0到2.0时代的惊人变化。

二、积累与运用

  • 9. 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1) 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 我是你,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 《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5)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困难与挫折常常伴随着我们,我们要用李白《行路难》中“”来激励自己。
  • 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鲁山什么季节的景色?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11. 阅读名著,完成下列各题。
    (1)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湖海,在游历了印度洋、红海、等海域后到达南极。
    (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人名)战胜了伤寒,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在去基辅之前来到烈士公墓悼念战友。
    (3)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国名)曾用两根特制的圆棍弹琴,国王、王后听了都非常满意。
    (4) 《水济传》中,梁山好汉戴宗有道术,绑四个甲马,可日行八百里,他的江湖绰号是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

    材料二:2018年,央视推出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开播就得到了观众的好评。此节目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带领观众在众多歌手的演绎中领略了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和文化之美。

    材料三:中国首档中文诗词记忆闯关节目《中华好诗词》在河北卫视华丽亮相,接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观众继续烹调这场越炒越火的中华文化盛宴。

    (1) 从以上材料中你探究出怎样的信息?
    (2) 某班将于本周星期五下午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副对联。

    ②班级想要你去邀请郝校长参加此次活动,你会怎么说?要求语言得体,内容简洁。

三、作文

  • 13. 任选一题作文。

    (一)请以“我要为自己领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二)被禁锢在轮椅上长达40年之久,向人类揭示宇宙的起源和奥秘,留下轰动世界的科普名著《时间简史》的霍金,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连续7次打破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 2次打破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头顶无数光环的党的十九大代表“农民的儿子”李登海,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扎根山区36载,崇德育人,桃李天下,播种未来的支月英老师,她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不为生活所累,怀揣一颗诗心,获得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的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四、阅读与理解

  •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碗米粉

        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的旁边就有卖米粉的,我说,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店主看出了他的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后我一定把钱给你寄过来。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

        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来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住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父亲开始带着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这时,我突然想到,在网上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

        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的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真的找到了他。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老杨的头发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

        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老杨使劲地点头,久久地握着父亲的手。

        返回途中,我的电话响了,是老杨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后,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他说,他今天特别高兴。

    (1)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 赏析下面的句子。

    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

    (4) 作者在开篇用了两段文字写父亲坚持要去已经去过的桂林,而不去没有去过的西双版纳,这样写用意何在?
    (5) 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得到的启发。
  • 1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知止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父亲趁机A(教训、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钱”“权”都是如此。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B (制衡、制约),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1) 请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AB两处。

    A;B

    (2) 本文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3) 阅读全文,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

    文中的“我”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知止”有不同的理解:

    年幼时,“知止”就是不能“吃个不停”;

    中年时,“知止”就是

    如今,“知止”就是

    (4) 第③、④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 结合本文观点,补写一个自己生活实际的事实论据。
  • 1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出自《万事莫贵于义》)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故患有所不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不若手足之贵也

    子冠履

    (2) 下列各组句子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非独贤者有心也    亦不可以已乎 B . 所欲有甚生者      万事莫贵 C . 不为苟得也        必不为。何 D . 所识穷乏者得我    呼尔而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事莫贵于义也。

    (4) 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    )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⑤2017年7月6日,来自哈尔滨的侯爽在危急时刻,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站出来,在高空中同闹事乘客搏斗,维护了飞机上全体人员的安全。

    A . ③④⑤ B . ①②③ C . ②④⑤ D . ①②⑤
    (5) 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的观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