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小时

00

分钟

01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山脉①是喜马拉雅山脉
  2. B . 铁路沿线②可看到成群的牦牛
  3. C . 邻国③是印度
  4. D . 河流④的谷地是我国重要的水稻和甘燕产区
2. 青藏地区出现大面积冻土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纬度低,气候温暖
  2. B . 海拔高,气候寒冷
  3. C . 地处内陆,降水稀少
  4. D . 工业落后,温室气体排放少
3. 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1. A . 藏南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河谷
  2. B .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3. C . 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4. D . 柴达木盆地
4. 关于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2. B . 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3. C .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
  4. D . 畜种主要有滩羊和三河马
5. 青藏地区有哪些洁净能源?( )
  1. A . 石油
  2. B . 地热、太阳能
  3. C . 煤、水能
  4. D . 水能、天然气
6. 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藏袍的基本特点是大子里面还要穿襟、右衽,腰襟肥大,袖子宽长,衣领、襟边、袖口、下摆等处多以氆氇(pǔ lu)或色布镶边。白天劳动时多脱掉一袖或双袖,左右盘扎于腰间。太阳下山后将两个袖子穿上。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氆氇是藏族人民就地取材手工生产的一种纺织品,氆氇的原材料可能是   (  )
  1. A . 棉花
  2. B . 亚麻
  3. C . 黄麻
  4. D . 羊毛
(2)藏袍穿好后腰部会自然形成一个“大囊袋”,可以装入随身物品,“大囊袋”装的可能是    (  )
  1. A . 糌粑
  2. B . 泡菜
  3. C . 烤鱼
  4. D . 油馕
7. 某旅行团沿世界著名高海拔公路—新藏线219国道旅行。如图示意219国道路线,旅行团从拉孜到叶城,一路所见所闻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A . 穿越了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2. B . 参加了当地传统节日“雪顿节”,跳起了锅庄舞
  3. C . 既感受了雪域高原的美景,又欣赏了沙漠驼铃风情
  4. D . 品尝了当地青稞美酒、麻婆豆腐等特色美食
8. 关于青藏地区农牧业的表述可信的是(   )
  1. A . 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及雅鲁藏布江谷地
  2. B . “高原之舟”藏绵羊牛毛长皮厚、体形高大、身体强壮
  3. C . 高原牧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北部
  4. D . 除青稞和小麦外,无法种植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
9.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区域。下列关于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河流稀少   ②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③森林茂密,红松之乡  ④空气稀薄,日照充足

  1. A . ①②
  2. B . ②③
  3. C . ②④
  4. D . ③④
10. 2019年下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受非洲猪瘟蔓延的影响,猪肉价格飙升,在网络短视频中“猪肉炫富”成为网红,但我国青海、西藏等地猪肉价格变动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为草原牧区,消费市场狭小  
  2. B . 为草原牧区,牧草丰富,生猪产量大   
  3. C . 劳动力价格低,生猪的生产成本低      
  4. D . 地处西部地区,不受非洲猪瘟影响
11. 关于入藏旅游做法不正确的是(   )
  1. A . 要做好氧气的供应设备
  2. B . 选择冬季旅游最好
  3. C . 需准备较为保暖的衣帽
  4. D . 准备防晒霜或防晒伞
12. 下图为青藏地区矿产资源及工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1. A .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资源丰富
  2. B . 河水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
  3. C . 高原边缘地区植被垂直变化明显
  4. D . 藏南地区多地震、滑坡、泥石流
(2)林芝地区纺织工业发达的优势条件是(   )
  1. A . 畜牧业较发达
  2. B . 长绒棉生产基地
  3. C . 地热资源丰富
  4. D . 水力资源较丰富
13. 下图为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点纬度位置接近,其中海拔最高的可能是(   )
  1. A . 西大滩
  2. B . 五道梁
  3. C . 安多
  4. D . 拉萨
(2)在入藏列车上,玲玲品尝的当地特色食品是(   )

①参鸡汤    ②酥油茶

③糌粑    ④和乐蟹

  1. A . ①②
  2. B . ③④
  3. C . ②③
  4. D . ①④
14. 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我们应(  )
  1. A . 大幅度增加牦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
  2. B . 在本地区西部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
  3. C . 大力开采本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满足国家需求,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4. D . 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在河谷低平地区发展种植业,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5. 阅读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气象站名称

纬度(N)

海拔(m)

一月均温(℃)

七月均温(C)

那曲(西藏)

31°12'

4808

-12.6

9.0

南京(江苏)

31°00'

8

2.4

27.8

(1)那曲(西藏)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1. A . 干旱
  2. B . 高寒
  3. C . 温和多雨
  4. D . 冬雨夏热
(2)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1. A . 纬度位置
  2. B . 人类活动
  3. C . 海陆分布
  4. D . 地形地势
(3)青藏高原上的农业区是(   )
  1. A . 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2. B .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3. C . 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4. D .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二、综合题

16. 读青藏地区地形图,完成以下要求。

(1)填写图中山脉以及相关河流名称:A,D;E,它是①的发源地;F,它是②的发源地。
【第1空】

【第2空】

【第3空】

【第4空】

【第5空】

【第6空】

(2)填写图中河流湖泊的名称:③,④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第1空】

【第2空】

(3)⑤是“世界屋脊”高原,⑥是,在此盆地里有丰富的食盐、煤 炭、石油、石棉等矿藏,被誉为“聚宝盆”。
【第1空】

【第2空】

(4)该地区农业类型为农业。
【第1空】

(5)在该地区有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修筑该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A.缺氧、冻土、生态脆弱     B.沼泽、草地、恶劣气候

C.沙丘、戈壁、无人区域     D.溶洞、暗河、寒冷天气

【第1空】

【第2空】

17. 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最显著的地形特征是
【第1空】

【第2空】

(2)青藏地区种植业分布区A是,种植业分布在该地的原因是
【第1空】

【第2空】

(3)本区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等,农作物穗大粒饱、品质较好的原因是(任写两条)
【第1空】

【第2空】

(4)图甲中的动物是本地区代表畜种,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
【第1空】

18.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青藏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4,人口仅占1%。“高”、“寒”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青稞、小麦、豌豆等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高原上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众多的旅游爱好者。左图是青藏地区图,右图是川藏南路(318国道)海拔图。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山脉,②盆地,③公路,④江。

【第1空】

【第2空】

【第3空】

【第4空】

(2)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请你说出气候方面的原因。

(3)请列举青藏高原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的人文因素(至少两条)。

(4)每年夏秋季节,沿川藏南路从成都到拉萨是骑行爱好者通常选择的路线。请据图说出骑行者沿途需要克服的不利气候条件。

19. 小麦在我国广泛分布,青藏地区的小麦产量较小,满足不了当地的需求,而东北地区的小麦等粮食作物产量大,商品率高。图1和图2分别示意我国青藏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小麦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的小麦主要分布在青海的湟水谷地和藏南的谷地,东北地区的小麦主要分布在(地形区)。
【第1空】

【第2空】

(2)青藏地区和东北地区种植小麦的限制条件都是不足,小麦熟制多为一年一熟。与东北地区相比,青藏地区这一限制条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第1空】

【第2空】

(3)近年来,青藏地区采用培育良种等措施提高小麦产量,体现了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第1空】

(4)东北小麦分布区地势平坦开阔,(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粮食产量大,有利于提高商品率。
【第1空】

二一组卷平台 - 公式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