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与例句“所以”用法不同的一句是(    )
例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A、强秦之所以不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人 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颜太初杂文序

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其无名教之 , 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 , 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睢阳。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 , 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現其《望仙驿记》,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

(选自《司马光集》)

【注】①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王羲之字选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动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以骨倾称尤善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重,时陈圈玩裕有重名,裕亦目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那鉴使门生求女娇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氏诸少井佳,然闻信至,咸自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住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之羲之。

    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书,皆不就。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掉、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阴山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会稽有孤居她养一,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写,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借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而归,甚以为乐。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节)

【乙】

    永和九年,岁在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事也群贤毕至,少长集,此地有崇山峻,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温,映带左,引以为流水,列坐其次无丝竹管弦之盛,一一咏,亦足以畅叙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每览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碰,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强为妄作。后之视今,亦就今之视,悲失!故列叙时人,录其所,鼠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有删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