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诗词五首

下列句子大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是谁呢?) B、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也就变得偏僻安静了。) D、甲光向日金鳞开(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2)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

 研读以下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甲】

【注释】文本竖排,选自《古诗十九首集释》。驾言迈:驶向远方;迈,远行。奄忽:倏忽,忽然。

【乙】____

《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①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夫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乍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妇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尽,特故推《十九首》以为至极。

言情能尽者,非尽言之为尽也。尽言之则一览无遗,惟含蓄不尽,故反言之,乃足使人思。盖人情本曲,思心至不能自已之处,徘徊度量,常作万万不然之想。今若决绝,一言则已矣,不必再思矣。故彼弃之矣,必曰亮②不弃也;见无期矣,必曰终相见也。有此不自决绝之念,所以有思,所以不能已于言也。

【注释】本文选自《采菽堂古诗选》,清代陈祚明著。①慊慊(qiè qiè):内心不满足的样子。②亮:同“谅”,诚信,忠诚。

【丙】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pò) , 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悲夫!”———钟嵘《诗品》

“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qì)鬼神,动天地。” ——胡应麟《诗薮》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