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2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课文是怎样写西湖雪景的?
(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哪句话相互映衬?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轼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 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 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想信。他们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要上进, 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举人进士,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 ,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的呢?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 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两角钱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青瓦邀雨来
侯美玲

北方乡下,随处可见一幢幢低矮的瓦房。白色的墙,黑色的门,青色的瓦,组成一幅古色古香的画。古往今来,瓦的颜色很多,唯独喜欢青瓦,青色是中国特有的颜色,低调含蓄、温和中正,当青瓦遇到白墙,简直就是最佳搭配

春分已过,雨还是不见踪影,乡下人就开始盼雨,恨不得做上一桌好饭邀请春雨的到来。伸长脖子,凝望对面人家的屋瓦,盼望雨水的来临。天色已暗,月光照在青瓦上,凝成一层薄霜,人们只好失望地走回家。关上门,熄了灯,心里仍然放不下,兀坐在土炕上侧耳倾听瓦上的声音,是的,他们在等待一场雨,一场贵如油的雨。

春雨姗姗来迟,滴在瓦片上,叮叮当当作响,大约再没有一种声音,会让人如此欢喜。老人拄着拐杖,逢人就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孩子们不顾大人的责骂,一股脑跑进院子里准备淋个透,女人们忙着在瓦檐下放水桶,好多接一些雨水洗衣裳。

有时候,春雨如同一位久违的老朋友,不期而至,不请自来,还带着花香款款,桃花、杏花、梨花、樱花的香气落在瓦面上,留下丝丝香痕。暗夜独入梦,高枕听雨声,这一夜,西窗下,漫时光,思绪轻摇着淡淡的微光,悄悄荡漾起白色浪花,那是青瓦和花雨带来的沉醉,如清泉缓缓流入心田。

夏天的雨说来就来,独自在家午睡时,白雨忽然而至,豆大的雨滴在瓦上,犹如落入玉盘的大珠小珠。暴雨如注,雨脚变得铿锵有力,像一群人在黄土高坡上擂出的鼓点,急促而雄壮。风起云涌间,密集的雨丝顺着风的方向斜斜地飘落,由远而近,由重而轻,发出蚕吃桑叶般的“沙沙”声,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此刻普普通通的青瓦,摇身一变成了雨中最美妙的乐器,飞流的雨声合着击瓦之声,便是无与伦比的合奏弦乐。从前不知道,世界上竟然还有如此奇妙的声音,那么纯粹朴实,那么酣畅不羁,甚至希望时光能为这样的音乐就此停住不动。

相较于春天的干旱少雨,秋天则七晴六雨。秋雨绵绵,藏着无尽的落寂和愁绪,青瓦不拒,张开怀抱迎接秋雨的到来。灰色的天,青色的瓦,透明的雨,屋子里空荡荡的,世界变得好安静,只剩下心跳和雨丝的声音,在这潮湿的季节,大概没有比雨落青瓦更让人心安的声音了。

宁在于心,静在于形,雨天读书宁静致远。椅一张、茶一杯、书一本,坐在瓦檐下,茶水冒着热气,与烟雨混在一起,分不清彼此。时光随着翻动的书页悄然流逝,有那么一瞬间,感觉身处陌生国度,孤独环绕左右,又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身处世界中心,璀璨传遍上下渴了喝口茶,累了听雨声,透过丝丝雨帘悠然遐想,一位绝代佳人从厚厚的书页中走了出来,一席青色长裙,聘聘袅袅,旁若无人走向雨中,然后翩翩起舞。正愁没有乐器伴奏,却看到她已经在细雨与青瓦的合奏乐中舞的矫若惊龙,我看得如痴如醉,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那位佳人毅然决然回到书中,再也找不到了

离家在外,一场阴雨浇灭了旅途的热情,透过窗户看对面人家的屋顶,也是一色青瓦铺就,雨水将瓦面洗刷得一尘不染,将我的思绪重新拉回到故乡的小院,白墙青瓦、古槐苍苍、炊烟袅袅

人生百载,即使步履不停,也无法走遍天涯海角,不如停下脚步,看云赏花听雨。而那青瓦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邀请落雨的到来,那些或稀疏、或密集、或零落的雨,乘着云朵而来,带着花香而至,只为有一刻能与青瓦邂逅,合奏出浅静诗意的乐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