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同步练习

《背影》一文中,多次写背影,哪些是写眼中的背影?哪些是写心中的背影?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泡桐花
        ①今晨起得较早,无意中走到满地是花的泡桐树下(究竟是炮桐树还是泡桐树我真的没大搞不懂,因其树主干中空,且了解到它大概是一种引进的树种,所以我们那里一般叫它炮桐树了),一股略带甜味儿的幽香溜入鼻腔,直逼肺腑,让我很是吃了一惊。
         ②对我来说,泡桐树我并不陌生。在幼年的时候,我们家乡曾引种过此树,长到大碗口粗细时就被砍掉了,但它的根却出奇的顽强,多年后都还要长出小树苗。土地分到户时,我们队栽过泡桐树的那块地就被我家分得了,所以这点记得还比较清楚。至于它究竟能长多大多高、是否开花结果,那时并不知晓,后来见得多了,就知道它是长得既高又大的、会开花的树,但也一直不知道它的花还有这么的香!
        ③如今在我们学校地盘上,泡桐树是最常见的,也是我们学校的一道风景。说它是风景,一是因为多,一是因为单位的地盘内的大树就要数泡桐树了。只可惜那几棵快要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泡桐被执政者在几年前就砍倒了。虽然泡桐树不是形状好看的园林树,但因其树干高大挺拔,宽阔的树冠夏日能遮荫挡阳,加之多年前不知在哪本书里看到过介绍,说泡桐树成年后,木质轻而柔韧,是尚佳的家具木材,所以对它还是有好感的,只是平常没太在意它罢了。
        ④今晨之所以吃惊,主要是因为我习以为常的泡桐树花居然还有那种撩人的馨香。吃惊之余,便不自禁地拾起地上的泡桐花端详起来。花大而厚实,呈喇叭状,花色白中略带淡紫色,细密的竖形条纹清晰可见。喇叭口端呈五瓣分开,各瓣呈圆角方形或梯形,略有点像银杏树叶,但没有齿。奇怪的是五个花瓣总是有两瓣稍短,三瓣稍长,这种比例形状有点像兰草花,只是兰草花的花瓣多是从顶部到花托都是分开的扁长条形。花筒内壁有细小而密集的紫褐色斑点。撕开喇叭腔,喇叭底部长有花蕊四根,总是两长两短,蕊的顶端是对长的两片芽瓣状,上有厚厚一层花粉,闻之甚香。成熟了的花蕊顶端是浅黑色的,捏着硬硬的,我感觉那就是种子吧。这花与一般的花还有一个不同处,就是拿过花的手略带黏糊的感觉,可见这花是很油脂的哦。
        ⑤这看似不美的泡桐树,这高高在上的、素雅而又芳香的花,恐怕是很少人了解和钟爱她的了吧?这大概再次证明了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和发现美的心的论断了。我在震惊、叹服后,赶紧捡起一大把泡桐花带回家,放在卧室爱人的床头,但愿这迷人的花香能带给爱人一个甜蜜的周末晨梦。(摘选自《蜀风》第二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冷光奇观

    在6月的晨昏蒙影里,萤火虫以其独特的方式闪烁光芒。萤火虫发光之谜也未逃过科学家的慧眼。他们亲手捕捉了后惊讶地发现,萤火虫发出的耀眼光芒竟一点也不热,“冷光”由此驰名并后来居上,成为科学家梦寐以求想要研发的新颖照明技术。

    世界冷光生物五光十色,比比皆是。南极洋中的磷虾就是最为壮观的生物发光奇迹之一。富有经验的捕鲸者常利用夜间磷虾群在水面浮游时所发出的荧光来判明鲸的来往去向。美国在南极大象岛以北海域发现一个至少有1000万吨之巨的磷虾群,堪称迄今最宏伟壮观的海洋发光生物群。

    生物自动发光的“秘密”何在呢?据研究,发光生物体内含有荧光素与荧光酶,荧光素一旦吸收了氧和糖分子,就会在发光酶的催化下,发生微妙的化学反应,于是冷光奇迹活灵活现。但有些生物靠发光细菌或菌体内的荧光素也照样能发出冷光来。

    1887年,法国生理学家杜波依斯研究石蛤的发光机理。他发现,一旦停止发光,在石蛤的冷水提取液中再加入已冷却的新鲜石蛤热水提取液,类似的发光现象就又死灰复燃了。于是他断定,在停止发光的冷水液中存在荧光酶,而热水液则存在荧光素,二者珠联璧合才产生奇妙的冷光。他还在15~20 ℃的温水中,放入死鱼和乌贼予以培养,不料,一夜光阴,竟发现闪光的细菌菌落分布在它们的遗体上。可见,死鱼之类的生物也可以繁殖发光细菌。

    生物冷光奇迹举世瞩目。1900年,在德国柏林的万国博览会上,曾展出了轰动一时的“细菌灯”。时至今日,人们已进而模拟生物发光型式,不遗余力地开发化学冷光源,广泛地为工农业与生活照明服务。20世纪70年代,美国化学家发现,若将荧光素和激活剂相混,便能立竿见影,激发出冷光来。于是他们如法炮制,把上述两种化学物质集装于塑料管中,其间用玻璃相隔,只需折弯塑料管,即能产生照明冷光。

    科学家还发现,电子、电场及其基本粒子也可激活很多物质,如人造冷光。现代“日光灯”即冷光源之一。一旦通电,在交流电场下,灯管里的汞蒸气会辐射紫外线,激活硫化锌和硫化钙之类的管壁荧光涂料,发出耀眼的可见光。

    1936年,法国物理学家德斯特劳发现,强大的交流电场无需以不可见紫外辐照为前提,就可以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激活荧光物质发出可见光,“电致发光”由此蜂起。现代科学正在这项课题上继往开来,力图完全揭开其中的内幕。有的科学家独具慧眼,把荧光料掺入塑料或玻璃之类的有机或无机材料里,“电致发光板”应运而生。据乐观预言,不久电灯照明技术将出现一场别开生面的革命。当人们住进电致发光墙壁和天花板的房间,可直接按钮调控,顷刻间,便可沉浸在柔和悦目的光明世界中。

    现代物理学家认为,可见光是电磁波之一,只要将电磁波控制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也能产生照明可见光。美国曾向250千米的高空发射了一枚探测火箭,利用火箭爆发出的钡蒸气云与太阳光作用后,竟出人意料地创造了堪与北极光奇迹媲美的斑斓夺目的光幕。依此类推,有朝一日,灿烂辉煌但却不像阳光和火光那般灼热灸人的超巨型照明冷光取代现在的照明技术,并不是不可能的。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回答问题。

新华社2015年4月5日电

    清明时节,各界群众广泛参与各种祭扫祭奠活动,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清明节前后举办两项常规性纪念活动:日本植树访华团一行在祭场献花,并前往和平公园修剪树木;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清明祭扫活动,届时将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遗属等参加。

    4月4日,由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联合主办的“清明节的铭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系列活动,正式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拉开序幕。4日至6日,博物馆将免费向观众提供鲜花用于祭奠英烈。此外,馆方还免费向参观者赠送抗战书籍、签名铭志,而且每天下午1时30分,在博物馆的多功能报告厅,馆方还免费向观众放映反映抗战题材的《大劫难》等爱国影片。

    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

    家住沈阳市皇姑区的百岁老人高鹤年是一位东北抗联的老战士,1935年12月唱着《松花江上》,投身革命。“现在国家强大了,但我们绝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做出牺牲的英烈们。抗战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仍旧有重要意义!”

    2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推出的“缅怀先烈  圆梦中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网上纪念馆上线一周年暨“清明节的铭记”专题正式上线,为今年的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预热氛围。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抗日战争研究》执行主编荣维木教授认为,今年正逢中国抗曰战争胜利70周年人们祭奠在那场战争中罹难的数千万同胞,是为了牢记我们的民族在近代历史上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要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牢记历史、面向未来,以清明祭的方式回顾历史,就是要鞭策人们为了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铮铮英名,忠骨长青。愿阳光普照大地,愿和平永驻人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