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阳江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10月)月考试卷

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老四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举一反三
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陷入了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中清廷士兵和英军士兵武器装备对比

大炮

火炮常常炸膛。炮膛内部毛糙,炮弹弹道紊乱,射程很低。主要配备实心弹,杀伤力小。

火炮结实抗造。炮膛内部光滑,口径统一。配备的炮弹种类较多,可以对多目标进行针对性打击。

火枪

主要使用鸟铳,射速1发/分钟,有效射程在100米左右。

主要是前装燧发火枪。枪的射程在200-300米,射速3-4发/分钟。

冷兵器

清军的刀矛弓箭与鸟枪大概比例是1:1。

主要作战武器是枪炮,冷兵器处于辅助地位。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和战后几年间,英、法、美、俄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附约和续约多达10余件,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利益遭到空前严重的损失和践踏。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等11座城市被迫开放,并在天津等商埠开辟租借,迫使中国国门洞开,这些商埠逐渐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掠夺中国的据点。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压低关税和使鸦片贸易合法化,以及战争的破坏和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危机及其半殖民地化程度。

材料三   1894年慈禧太后60大寿,清政府忙于庆典。与此同时,1894-1895年外敌入侵,清政府遭到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西直门墙上写下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四   “四点五亿,是个意味深长的数字,根本就没有经过核算,纯粹就是对国人的有意侮辱,合计当时大清国每人罚一两。老太后的一时糊涂,板子却打在大清国每个子民的屁股上。”

——西门送客《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