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第5单元《庄子》选读 第18课 《鹏之徙于南冥》同步练习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则其大舟也无力                宁许以秦曲 B、千里者,三月聚粮              处分兄意,那得自任专 C、而后乃今将南                  秦王发图,穷而匕首见 D、鹏之背,不其几千里也          温故而新,可以为师矣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邹元标,字尔瞻,吉水人。九岁通《五经》。泰和胡直,嘉靖中进士,官至福建接察使,师欧阳德、罗洪先,得王守仁之传。元标弱冠从直游,即有志为学。举万历五年进士。观政刑部。

    张居正夺情 , 元标抗疏切谏。且曰:“陛下以居正有利社稷耶?居正才虽可为,学术则偏;志虽欲为,自用太甚。其设施乖张者,如州县入学,限以十五六人,有司希指,更损其数。是进贤未广也。诸道决囚,亦有定额,所司惧罚数必取盈。是断刑太滥也。大臣持禄苟容,小臣畏罪缄默,有今日陈言而明日获谴者。是言路未通也。黄河泛滥为灾,民有驾蒿为巢、啜水为餐者,而有司不以闻。是民隐未周也。其他用刻深之吏,沮豪杰之材,又不可枚数矣。伏读敕谕‘朕学尚未成,志尚未定,先生既去,前功尽隳’,陛下言及此宗社无疆之福也虽然弱成圣学辅翼圣志者未可谓在廷无人也。且幸而居正丁艰,犹可挽留脱不幸遜捐馆舍,陛下之学将终不成,志将终不定耶?臣观居正疏言“世有非常之人,然后办非常之事’,若以奔丧为常事而不屑为者,不知人惟尽此五常之道,然后谓之人。今有人于此,亲生而不顾,亲死而不奔,犹自号于世曰我非常人也,世不以为丧心,则以为禽彘,可谓之非常人哉?”疏就,怀之入朝,适廷杖吴中行等。元标俟杖毕,取疏授中官,给曰:“此乞假疏也。”及入,居正大怒,亦廷杖八十,谪成都匀卫。卫在万山中,夷獠与居,元标处之怡然。益究心理学,学以大进。巡按御中承居正指,将害元标。行次镇远,一夕,御史暴死。

    元标谪居六年,居正殁,召拜吏科给事中。首陈培圣德、亲臣工、肃宪纪崇儒行、饬抚臣五事。寻劾罢礼部尚书徐学谟、南京户部尚书张士佩。

(选自《明史·邹元标传》有删改)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皇考讳承之,字嗣伯。少有大志,才力过人。宗人丹阳尹摹之、北兖州刺史源之并见知重。为建威府参军,善于绥抚。

    元嘉七年,右将军到彦之北伐大败,虏乘胜破青部诸郡国,别帅安平公寇济南,皇考率数百人拒战,退之。虏众大集,皇考使偃兵开城门。众谏曰:“贼众我寡,何轻敌之甚!”皇考曰:“今日悬守穷城,事已危急,若复示弱,必为所屠,惟当见强待之耳。”虏疑有伏兵,遂引去。宋文帝以皇考有全城之功,手书与都督长沙王义欣曰:“承之理民直亦不在武干后,今拟为兖州刺史,檀征南详之。”皇考与道济无素故,事遂寝。

    氐帅杨难当寇汉川,梁州刺史弃城走,皇考轻军前行,攻氐伪魏兴太守薛健于黄金山。健既溃散,皇考即据之。氐伪梁、秦二州刺史赵温先据州城,闻皇考至,退据小城,薛健退屯下桃城,立柴营。皇考引军与对垒,相去二里。健与伪冯翊太守蒲早子悉力出战,皇考大破之,健等闭营自守不敢出。难当又遣步骑万余人援赵温,攻逼皇考。相拒四十余日。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搥其后。贼不能当,乃焚营退。梁州平。诏曰:“承之禀命先驱,蒙险深入,全军屡克,奋其忠果,可龙骧将军。”

    文帝以平氐之劳,青州缺,将欲授用。彭城王义康秉政,皇考不附 , 乃转为江夏王司徒中兵参军。元嘉二十四年殂,年六十四。

(选自《南齐书》,有删节)

【注】①考:指已死的父亲。②檀征南:征南大将军檀道济。③氐:指当时的少数民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武王问太公曰:“论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将有五材十过。”武王曰:“敢问其。”太公曰:“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所谓十过者,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洁而不爱人者,有智而心缓者,有刚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故王将不可不靡。故曰:兵不两胜,亦不两败。兵出逾境期不十只不有亡国必有破买杀将。”武王曰:“善哉!”

(节选自《六韬·论将》,有删改)

材料二:

王铭,字子敬,和州人。初隶元帅俞通海麾下,从攻蛮子海牙于采石。以铭骁勇,远充奇兵。战方合,帅敢死士大噪突之,其水寨。自是数有功。与吴军战太湖,流矢中右臂,引佩刀出其镞,复战。通海之。龙湾之战,逐北至采石,铭独突敌阵。敌兵攒槊刺铭,伤颊。铭三出三入,所杀伤过当。赐文绮银碗,远充宿卫。从取江州,战康郎山及泾江口,复克英山诸寨,报管军百户。洪武四年,都试百户诸答用枪者,率莫能与铭抗。累官至长淮卫指挥佥事,移守温州。上疏曰:“臣所领镇,外控岛夷,城池楼橹仍陋袭筒,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捍御无所,势须改为。”帝报可。于是缮城浚漴,悉倍于旧,加筑外垣,起海神山屬郭公山,首尾二千余丈,宏敞壮丽,屹然东浙巨镇。帝甚嘉之,予世袭。铭尝请暂还和州。温士女遮道送迎。长吏皆相顾叹曰:“吾属为天子牧民,民视吾层去来漠然,愧王指挥多矣。”

(节选自《明史·王铭传》,有删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樊迟问于孔子曰:“鲍牵事齐君,执政不挠,可谓忠矣,而君刖之,为至暗乎?”孔子曰:“古之士者,国有道则尽忠以辅之,国无道则退身以避之。今鲍庄子食于淫乱之朝,不量主之明暗,以受大刖,是智之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①。”

(节选自《孔子家语•正论解》)

材料二:

       齐庆克②通于声孟子③,与妇人蒙衣乘辇而入于闳。鲍牵④见之,以告国武子⑤,武子召庆克而谓之。庆克久不出,而告夫人曰:“国子谪我!”夫人怒。国子相灵公以 , 高、鲍处守。及还,将至,闭门而索客。孟子诉之曰:“高、鲍将不纳君,而立公子角。国子知之。”秋七月壬寅,刖鲍牵而逐高无咎。无咎奔莒,高弱⑥以卢叛。齐人来召鲍国而立之。

       初鲍国去鲍氏而来为施孝叔⑦臣施氏卜宰匡句须⑧吉。施氏之宰,有百室之邑。与匡句须邑,使为宰。以让鲍国,而邑焉。施孝叔曰:“子实吉。”对曰:“能与忠良,吉孰大焉!”鲍国相施氏忠,故齐人取以为鲍氏后。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

(节选自《左传•成公十七年》)

材料三:

       《左传》称仲尼曰:“鲍庄子之智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夫有生而无识,有质而无性者,其唯草木乎?然自古设比兴,而以草木方人者,皆取其善恶薰莸⑨,荣枯贞脆而已。言其含灵畜智,隐身违祸,则无其义也。寻葵之向日倾心,本不卫足,由人睹其形似,强为立名。亦由今俗文士,谓鸟鸣为啼,花发为笑。花之与鸟,安有啼笑之情哉?必以人无喜怒,不知哀乐,便云其智不如花,花犹善笑,其智不如鸟,鸟犹善啼,可谓之傥言者哉?如“鲍庄子之智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即其例也。而左氏录夫子一时戏言,以为千载笃论。成微婉之深累,

 玷良直之高范,不其惜乎!

(节选自刘知几《史通•杂说上》)

[注]①晋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也。”②庆克:齐国大夫。③声孟子:亦作孟子,齐灵公的母亲,与下文中的“夫人”是同一人。④鲍牵:鲍叔牙曾孙,鲍国之兄,谥庄子。⑤国武子:即国佐,齐国上卿,谥武。⑥高弱:高无咎之子。⑦施孝叔:鲁国大夫。⑧匡句须:施孝叔家臣。⑨薰莸:香草和臭草,喻善恶、贤愚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