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政治10月月考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是一个消费品制造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目前,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家电、塑料、五金、食品、陶瓷等行业1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家电、制鞋、棉纺、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

据统计,2010~2016年我国境外消费年均增长25.2%,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2017年我国出境人次达1.35亿,境外消费达2600多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用于购买服装、化妆品、箱包、奶粉、手表等商品。2017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超过1100亿美元,其中76%的消费发生在境外。

材料二: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013年以来,浓浓雾霾遮蔽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破解“十面‘霾’伏”的状况,国家应采取措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多元化的大气环境监督体制;公众也应提高参与意识,积极参与环境治理,为政府献计献策。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治理雾霾过程中,公民应如何作为?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编纂民法典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任务。基于民法内容体系非常庞大和我国国情,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了“两步走”的民法典编纂工作计划。在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论证会、听证会和研讨会等,邀请了不同领域的法学家、全国人大代表、司法事务等部门参加,并将草案在网上公布,征求社会意见。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宏观理念,到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等具体行为,民法典用一个个法条映照出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材料二   2023年12月1日至12月7日是我国第六个宪法宣传周,“宪法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摆放展板、悬挂横幅、发放法律知识手册、赠送普法小奖品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广泛宣传宪法的基本内容、地位以及生活中的体现等,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开展法治有奖问答、以案释法等,为群众答疑解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用接地气的语言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法律的温度。

发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和“法律明白人”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的作用,教育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支撑,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基层治理是在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的日常公共事务应对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政府、社会组织、个人等主体,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协同合作的方式有效调处公共事务、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曰公社区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出乡村治理“幸福花”。

◎镜头一:“党建+自治”,激活治理“源动力”。

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原则,推进网格化治理模式,健全“一约四会”等自治体制机制,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深化推进“三务”公开工作,积极开展信用积分管理,调动了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各项工作的积极性。

◎镜头二:“党建+法治”,构筑治理“安全网”。

利用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邀请法律顾问进社区进庭院,重点围绕劳动纠纷、网络诈骗、扫黑除恶等领域普及法律知识,持续涵养法治乡村建设“清风正气”。

◎镜头三:“党建+德治”,树立治理“新风尚”。

结合重要节日节点,精心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崇德向善宣传活动,使德治自律深入人心。组织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清洁文明户”“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等评选活动,选出群众身边的先进人物,为群众树立道德典型。

材料二   《重庆市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于2024年3月发布。报告指出,重庆市政府坚持强基(基层)导向。科学编制2023年市政府立法工作计划,推动制定或修订地方性法规12件,制定或修订政府规章6件。召开3场新额布的政府规章新闻发布会,储备创制性立法项目22个。组织1万余名新提任领导干部参加法治理论集中考试、65万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网上法治理论考试和旁听庭审。“渝快政”月均交流信息4100万条,“渝快办”办件量超过2.6亿件。“渝快码”实现249种电子证照亮证使用,推出“一件事一次办”75件,平均减时间76.4%、减材料60%。发布“重庆村居法务”应用,注册用户达265万户,提供村(居)法律顾问服务24.47万件,为46万人次提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开展“以案促改”专项行动,对行政复议直接纠错案件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暴露出的执法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8628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跃升至90.45%。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