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政治10月月考试卷
材料一:我国是一个消费品制造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目前,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家电、塑料、五金、食品、陶瓷等行业1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家电、制鞋、棉纺、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
据统计,2010~2016年我国境外消费年均增长25.2%,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2017年我国出境人次达1.35亿,境外消费达2600多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用于购买服装、化妆品、箱包、奶粉、手表等商品。2017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超过1100亿美元,其中76%的消费发生在境外。
材料二: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013年以来,浓浓雾霾遮蔽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破解“十面‘霾’伏”的状况,国家应采取措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多元化的大气环境监督体制;公众也应提高参与意识,积极参与环境治理,为政府献计献策。
材料一 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曰公社区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出乡村治理“幸福花”。
◎镜头一:“党建+自治”,激活治理“源动力”。 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原则,推进网格化治理模式,健全“一约四会”等自治体制机制,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深化推进“三务”公开工作,积极开展信用积分管理,调动了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各项工作的积极性。 |
◎镜头二:“党建+法治”,构筑治理“安全网”。 利用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邀请法律顾问进社区进庭院,重点围绕劳动纠纷、网络诈骗、扫黑除恶等领域普及法律知识,持续涵养法治乡村建设“清风正气”。 |
◎镜头三:“党建+德治”,树立治理“新风尚”。 结合重要节日节点,精心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崇德向善宣传活动,使德治自律深入人心。组织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清洁文明户”“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等评选活动,选出群众身边的先进人物,为群众树立道德典型。 |
材料二 《重庆市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于2024年3月发布。报告指出,重庆市政府坚持强基(基层)导向。科学编制2023年市政府立法工作计划,推动制定或修订地方性法规12件,制定或修订政府规章6件。召开3场新额布的政府规章新闻发布会,储备创制性立法项目22个。组织1万余名新提任领导干部参加法治理论集中考试、65万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网上法治理论考试和旁听庭审。“渝快政”月均交流信息4100万条,“渝快办”办件量超过2.6亿件。“渝快码”实现249种电子证照亮证使用,推出“一件事一次办”75件,平均减时间76.4%、减材料60%。发布“重庆村居法务”应用,注册用户达265万户,提供村(居)法律顾问服务24.47万件,为46万人次提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开展“以案促改”专项行动,对行政复议直接纠错案件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暴露出的执法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8628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跃升至90.45%。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