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予作文以记之

天下之忧而忧

③予尝古仁人之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的“忧”不仅是为君王的安危而担忧,也为国家、百姓而担忧。 B、“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无法找到“古仁人”的无奈。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表达作者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 D、文中的“览物之情”既指“满目萧然”的悲情,又指“心旷神怡”的喜悦之情。
举一反三
小深与小圳带着一颗敬畏之心,探寻古迹,寻访名胜,穿越时空,感受那份沉淀千年的文化底蕴带来的收获。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橡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

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 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苏轼《超然台记》有删改)

【注】①苟完:大致完备。   ②葺:修理。   ③秫(shú):黏黄米,可酿酒。泛指有黏性的谷物。  ④瀹(yuè):煮。

【丙】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