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6.5 科学探究:摩擦力 同步练习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A. 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
B. 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会改变吗?
C. 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
D.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吗?
E. 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
叶子姐姐在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实验中,将直导线换作一块厚度为b、宽度为d的导体板.如图1所示,将电压表连在导体板的两侧,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导体板两端存在电压,这个电压叫霍尔电压.叶子姐姐进一步做了如下实验:
板的材料 | 板的厚度d/m | 通入板的电流I/A | 磁场强度B/T | 霍尔电压UH/V |
甲 | 2×10﹣2 | 2×10﹣6 | 1×10﹣4 | 1.0 |
甲 | 4×10﹣2 | 2×10﹣6 | 1×10﹣4 | 0.5 |
甲 | 2×10﹣2 | 2×10﹣6 | 2×10﹣4 | 2.0 |
乙 | 2×10﹣2 | 2×10﹣6 | 1×10﹣4 | 0.7 |
乙 | 2×10﹣2 | 4×10﹣6 | 1×10﹣4 | 1.4 |
乙 | 4×10﹣2 | 6×10﹣6 | 2×10﹣4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