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3—2014学年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空白手法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八大山人画的鱼,齐白石画的对虾,纸上别无他物,但我们却能感到满眼碧波,这就是 {#blank#}1{#/blank#}。我国的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读者在鉴赏中 __{#blank#}2{#/blank#} , 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实写作者和童子的对话,而诗人“问”的内容省去了,隐者是什么样子的也没有介绍,但我们可以想像得出隐者出没于高山云海之中,濯足于山涧小溪之旁……这种以实写虚的表现手法,也可以称之为 __{#blank#}3{#/blank#}。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们在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里深情品味中华文化的醇香,( )。端午节与中秋节、春节一样,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它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心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情怀;是苏东坡眼中“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的幸福观;是老人们手中的粽子叶,是小孩们项间悬挂的幸运石。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________,风土民情与传统民俗________。传统文化就这样丝丝缕缕漫入人们心田,融入民族性格。
中国文化向来讲究________,在历史长河的荡涤中获得更大张力。恰如清明节从慎终追远的情愫中走来,融入绿色祭扫、踏青远足等内容;至若端午节,丰富的现代化、信息化载体为其注入现代气质,使其可玩可嚼、可观可赏、可思可想。
正是循着这些不断创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从少儿捧读《离骚》《天问》,到荆楚碧水龙舟竞速,再到“端午文化”走向国际舞台,你会发现,时光流转,________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从未变换。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