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2018年高考物理选考一模试卷
该同学先用刻度尺测得摆线的长度,再采用上题中的方法测得摆球直径,他通过改变摆长,进行多次实验后以摆长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T2-L图线,若该同学在计算摆长时加的是小球直径,则所画图线是图2中是(填“A”“B”或“C”)。
A .摆球以选密度大,体积小的小球为好;
B .摆长以0.25米为宜;
C .摆角应小于10°;
D .摆线的悬点要固定,方不会在摆动中出现移动或晃动;
E .要使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不得使其形成锥形摆或摆球转动;
F .测量周期时,应从摆球通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
若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称得入射小球1的质量m1=15g,被碰小球2的质量m2=10g,由实验得出它们在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入射小球在碰前的动量是{#blank#}1{#/blank#}g•cm/s,入射小球在碰后的动量是{#blank#}2{#/blank#}g•cm/s,被碰小球的动量是{#blank#}3{#/blank#}g•cm/s,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blank#}4{#/blank#}.
(ⅰ)将斜槽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调整末端切线水平;
(ⅱ)将白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白纸上面放上复写纸;
(ⅲ)用重锤线确定斜槽末端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点O;
(ⅳ)让小球A紧贴定位卡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的落地点,重复多次,确定落点的中心位置Q;
(ⅴ)将小球B放在斜槽末端,让小球A紧贴定位卡由静止释放,记录两小球的落地点,重复多次,确定A、B两小球落点的中心位置P、R;
(ⅵ)用刻度尺测量P、Q、R距O点的距离x1、x2、x3;
(ⅶ)用天平测量小球A、B质量m1、m2;
(ⅷ)分析数据,验证等式m1x2=m1x1+m2x3是否成立,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1、2的质量m1、m2;
b.用游标卡尺测出滑块1、2上的挡光片的宽度d1、d2;
c.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d.在滑块1、2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图中未画出),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两光电门之间的气垫导轨上;
e.按下电钮,松开卡销,记录滑块1通过光电门1的挡光时间t1以及滑块2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t2。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