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矣     危险 B、一夫关,万夫莫开     占据,把守 C、从郦山下,芷阳间行     述说 D、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     收获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以寿春。

《史记﹒廉蔺列传》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白公【1】问于孔子曰:“人可以言?”孔子不应。白公曰:“若石投水中何如?”曰:“吴越之善没者【2】能取之矣。”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菑、渑之水合,易牙【3】知之。”白公曰:“然则人固不可与微言乎?”孔子曰:“何谓不可?谁知言之谓者乎!夫知言之谓者,不以言言也。争鱼者濡,逐兽者趋,非乐之也。故至言去言,至为无为。夫浅知之所争者,未矣!”白公不得也,故死于洛室。

惠子【4】为惠王为国法,已成示诸先生,先生皆之。奏惠王。惠王其说之。以示翟煎,曰:“善!”惠王曰:“善,可行乎?”翟煎曰:“不可。”惠王曰:“善而不可行,何也?”翟煎对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5】 , 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岂无郑、卫《激楚》之音哉?然而不用者,不若此宜也。治国有礼,不在文辩。

赵襄子攻翟【6】而胜之,取尤人、终人。使者来谒之,襄子方将食,而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襄子曰:“江、河之也,不过三日。飘风【7】暴雨,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积。今一朝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曰:“赵氏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贤主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楚、吴、越皆尝胜矣,然而卒取亡焉,不通乎持胜也。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劲杓国门之关【8】 , 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善持胜者,以强为弱。

(取材于《淮南子·道应训》)

【注释】【1】白公∶名胜,春秋楚平王之孙。【2】普没者∶游泳高手。【3】易牙∶春秋齐桓公宠臣,善调味。【4】惠子:即惠施,曾为魏惠王相理;翟煎:魏臣。【5】邪许:象声词,劳动时众人协同用力发出的呼声。【6】翟:通“狄”,这里指鲜虞。【7】飘风:狂风。【8】杓国门之关:举起关城门的门闩(横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