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多彩的光 单元试卷
应放在其他两种器材之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①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选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选填“5cm”或“10cm”)。
②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直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选填 “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③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选填“虚像”或“实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进行了如下探究:
为探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了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物体固定在光具座25cm刻度线处,凸透镜固定在40cm刻度线处不改变,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 物距u/cm | 焦距f/cm | 像距v/cm |
1 | 15 | 5 | 7.5 |
2 | 7.5 | 15 | |
3 | 12 | 60 |
实验器材 |
蜡烛、光屏、火柴 |
实验装置图 |
|
实验步骤 | ⑴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A、O、B位置时,在光屏上C处会得到一个清晰的{#blank#}1{#/blank#}(选填“正立”或“倒立”)、{#blank#}2{#/blank#}(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blank#}3{#/blank#}(选填“实”或“虚”)像。 ⑵当用另一支较短的蜡烛替换原蜡烛,则在光屏上{#blank#}4{#/blank#}(选填“C”、“D”或“E”)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⑶如果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B位置,则光屏放置在A位置{#blank#}5{#/blank#}(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 ||
注意事项 | ⑴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向右依次放在同一{#blank#}6{#/blank#}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blank#}7{#/blank#}。 ⑵确定像的位置时,沿凸透镜主光轴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blank#}8{#/blank#}的烛焰像; ⑶从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处开始,向焦点方向移动蜡烛,在这过程中,像到透镜的距离{#blank#}9{#/blank#}(增大/减小/不变),像{#blank#}10{#/blank#}(变大/变小/不变); | ||
实验结论 | 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条件是:{#blank#}11{#/blank#} 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blank#}12{#/blank#}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