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自者无功②郑武公欲 B、之于未乱②未暇天下也 C、①因其耒而守株②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候因 D、危石,临百仞之渊②市罢,遂不得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亮传

(明)李贽

    陈亮,字同甫,永康人。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尝著《酌古论》,郡守周葵得之,曰:“他日国士也!”及葵执政,朝士白事,必指令揖亮。因得交一时豪俊。

    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亮圜视钱塘,喟然叹曰:“城可灌耳!”盖以地下于西湖也。淳熙五年,孝宗即位,又十七年矣。亮更名同,复诣阙上书。书奏,孝宗赫然震动,欲榜朝堂,用种放故事,召令上殿,将擢用之。左右大臣恶其直言,遂有都堂审察之命。亮待命十日,再诣阙上书。帝欲官之,亮笑曰:“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遂渡江而归。日与邑之狂士饮,醉中戏为大言,有欲中亮者,以其事首刑部侍郎何澹。澹尝为考试官,黜亮,亮不平,数语侵澹,澹闻而之,即檄状以闻,事下大理,笞掠亮无完肤。孝宗知为亮,及奏入取旨,帝曰:“秀才醉后妄言,何罪之有”划其牍于地。亮遂得免。

    居无何,亮家僮杀人,适被杀者尝辱亮父,其家疑事繇亮,闻于官。乃囚亮父于州狱,而台官论亮,情重,下大理。时丞相王淮知帝欲生亮,而辛弃疾、罗点素高亮才,援之尤力,复得不死。

    亮自以屡遭大狱,归家读书,所学益博。是时,熹与亮往复论王伯之辨。叶适曰:“同甫既修皇帝王伯之学,上下三千余年考其合散,发其秘藏,见圣贤之精微常流行于事物,儒者夫其指,故不足以开物成务。其说皆今人所未讲,朱元晦意有不与而不能夺也。”

    未几,光宗策进士,问以礼乐政刑之要,亮以君道师道对。时光宗不朝重华宫,群臣过迭沐,皆不听。得亮策,乃大喜,以为善处父子之间。奏名第三,御笔攉第一。既知为亮,则大喜。孝宗在南内,宁宗在东宫,闻之皆喜。授佥书建康军判官斤公事。未至官,一夕卒。年五十五。

    亮虽为布衣,家仅中产,畸人寒士,衣食之,久不衰。卒之后,叶适请于朝,命补一子官,非故典也。

(有刪节)

【注】①种放:北宋隐士,曾多次谢绝朝廷的征召,后来被诏到京城。②伯,即“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材料二:

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节选自苏轼《与苏辙书》)

材料三:

归园田居

(晋)陶渊明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宋)苏轼

三月四日,游白水山佛迹岩。沐浴于汤泉,晞发于悬瀑之下,浩歌而归。……归卧既觉,闻儿子过诵渊明《归田园居》诗六首,乃悉次其。始余在广陵和渊明《饮酒》二十首,今复为此,要当尽和乃已。

其三

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

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

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

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

【注】①俦:类。②癯:干瘦。③黾勉:勉励。④此组诗写于苏轼被贬广东惠州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注]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臣下,莫不响震失色。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 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材料二:

赤壁之战,操之必败,瑜之必胜,非一端也。舍骑而舟,既弃长而争短矣。操之兵众,众则骄;瑜之兵寡,寡则奋。此其一也。操乘破袁绍之势以下荆、吴,操之破绍,非战而胜也,固守以疲绍之师而乘其敝也,以此施之于吴则左矣;吴凭江而守,举全吴以馈一军,而运粮于无虑之地,君臣一心。愈守则兵愈增、粮愈足,而人气愈壮,欲疲吴而先自疲,又其一也。北来之军二十万,刘表新降之众几半之,而恃以为水军之用,新附之志不坚,而怀土思散以各归其故地者近而易,表之众又素未有远征之志者也,重以戴先主之德,怀刘琦之恩,故黄盖之火一燕而人皆骇散,荆土思归之士先之矣,此又其一也。积此数败,而瑜之明足以见之;即火攻,持之数月,而操亦为官渡之绍矣。知此,而兵之所忌与敌之足畏与否也,皆可预料而定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

【注释】刘琮:荆州牧刘表次子,刘琦同父异母的弟弟。后继任荆州牧,曹操大军南下,他不战而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