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郴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材料一:二战后,由于英国殖民主义势力的衰落和印度人民的激烈反抗,英国改变了策略。他们采取“分而治之”,同意印度独立,但主要根据宗教信仰的不同把印度分为两个国家。今天印巴之间矛盾和冲突不断。
材料二:中印友好关系源远流长。随着有着“东方巨龙”之称的中国和有着“南亚大象”之称的印度的先后崛起,中印建立健康良好的、睦邻合作的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维护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大宗教
产生时间
产生地点
创立者
经典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古代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三藏”
基督教
公元1世纪前后
巴勒斯坦、
小亚细亚地区
说中的耶稣(“救世主”)
《圣经》
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先知)
《古兰经》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C”。
材料一: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宣扬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各种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材料二:古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导致思想领域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新思潮和新宗教的出现……当时的新思潮、新教派,在佛教文献中被称为“外道异学”。据说当时有“大大师”“六十二见”或“九十六种外道”。
——《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一:它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材料二:它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