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黄石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的时代”。这种创新和繁荣的表现是(    )
A、发明雕版印刷术 B、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C、改进造纸术 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随着生产工具的革新、科技的进步,人类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引发了生产关系

的变革、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春秋以来,……一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摘自人教版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有册改

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砰,指南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役,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摘目马克思《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

材料三: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总第407期

材料四: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说

    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一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科教投资的使用要改进,这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即知识分子)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嘛。

一一摘自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

请回答:

回望历史,中国曾领先世界,也曾受尽磨难,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我们不断奋进的民族精神,当代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

【古代  灿烂辉煌篇】

材料一:

材料二:明朝前期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他连续7次统帅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这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近代  自强雪耻篇】

材料三:

材料四:中国政府5月26日发表《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强调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地,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015年5月27日新华网

【现代  大国崛起篇】

材料五:60年前,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出席了万隆会议,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

——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六:中国把自己的事办好,保持合理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而且中国还在越来越多地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2015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材料七:

1932年,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参加了第十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在乘船漂泊多日到达美国后的第二天匆忙上阵,结果在预赛中惨遭淘汰,他是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材料八:

材料九:打工兴衰的过程,世纪上也就是其综合国力上升或下降的过程,……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是当今中国的奋斗目标。

——刘金源《综合国力与大国崛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