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考试试卷8(历社与社会部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2月13日,金正男在吉隆坡国际机场准备登机前遭遇毒杀。金正男,朝鲜第二代领导核心金正日(已故)长子,第三代领导核心金正恩的同父异母长兄。

材料二:据朝中社13日报道,朝鲜12日成功试射了“北极星-2”型地对地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亲自到现场指导发射工作,并对朝鲜拥有又一强力核攻击方式表示满意。金正恩在发射现场听取发射报告后,下达发射命令。

材料三:在13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到中方是否支持安理会采取进一步措施时,发言人耿爽说:“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正在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他表示,安理会的决议对朝鲜利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的活动有着明确规定。中方反对朝鲜违反安理会决定进行有关发射活动。当前形势下,有关各方不应做相互刺激、可能加剧半岛紧张局势的事情。各方都应该保持克制,共同维护本地区的和平稳定。

(1)、材料一中金正男被毒杀说明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朝鲜试射“北极星-2”型地对地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违背了当今世界的哪一主题?
(3)、材料三表明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树立了怎样的国际形象?
(4)、解决材料一,材料二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举一反三
战争教育了人们,人类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05年至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战略地区引发的局部冲突表

起止时间

主要国家

争夺地区

局部冲突

1905年-1911年

德、法等

大西洋与地中海地区之间的咽喉要地

摩洛哥危机(北非)

1908年-1909年

俄、奥匈、德等

巴尔干半岛

波斯尼亚事件(巴尔干半岛)

1912年-1913年

俄、奥匈等

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战争(两次)


——选自《图说欧洲史》

材料二: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前往萨拉热窝巡视,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射杀身亡。普林西普被捕审讯时,大胆地陈述了他的信念和动机:“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这起突发事件为由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3日,德国先后对俄国、法国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对俄国宣战。日本在8月23日向德国宣战。土耳其加入同盟国一方作战。世界性战争爆发。

——选自《全球通史》

材料三:战后,德法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英国一直在国际事务中寻机打压法国;意大利身为战胜国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但因战争损失惨重,为强权的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志在远东、急于扩张的日本与在这一地区有重大利益的美国矛盾加剧等。这种种现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播下“火种”。

——选自《图说欧洲史》

材料四:2000年,联合国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关系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会议发表的宣言提出了和平、安全与裁军,以及发展与消除贫穷等目标,体现了人类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高中历史(选修)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