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甘肃省白银市、武威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井田,开阡陌”是中国土地史上的重大变革,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2014年6月4日《大众日报》

材料二:“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的75﹣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的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赎地费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材料三:在指导思想上推行多元化,苏联共产党不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经济上推行私有化从根本上改变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1)、进行材料一中大变革改革家是谁?材料反映的是哪项改革的内容?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改革?改革对该国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苏联的哪次改革?改革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举一反三

改革和创新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制度?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据材料概括,该制度封侯的对象是?

材料二: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中国古代史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商鞅变法中“废除了旧的经济制度,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措施。材料中作者认为商鞅变法“取得大的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3)为了避免乱象重现,秦始皇在地方上进行了怎样的制度创新?为加强对全国统治,秦朝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中中央政权机构中掌管行政事务的是?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