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6.2《共筑生命家园》同步练习
请你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献计献策。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国家和公民如何为实现绿色发展做出努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湿地•生态地】
链接: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带着景致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湿地因它独特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
材料二:【湿地•樟树王】
横江区中央徐村的中央徐洪泛湿地中有一株1700多年树龄的“樟树王”,据《中淤吕氏宗谱》记载:此樟树为该村先祖吕思易(226年﹣288年)所栽育。光绪七年,吕公后人因生活困难,欲将此树砍伐。后经通族商议,此樟树作为宗祠产业保留,并将“树干枝叶一律不得偷坎采摘”写入族规。
材料三【湿地•发展路】
中央徐洪泛湿地曾因优质的砂石资源引来众多采砂厂,导致湿地被破坏,连鱼虾都带有柴油味。为还湿地原貌,从2013年开始,政府对湿地进行专项政治,关停采砂厂,引导村民走一条与旅游、影视产业相关的发展道路。不少村民在政府号召和帮助下,开超市、办农家乐、提供各种出租服务,在家门口赚起了钱。
下列对漫画《衣食“父母”》认识错误的是( )
①排污费收取容易滋生政府执法部门职务犯罪
②发展经济必然会破坏环境,二者无法协调
③我国环境保护坚持“先发展、后治理”的方针
④任何企业都必须依法生产,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①人类来自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
②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孕育于自然界
③没有大自然的恩赐,我们的生命就丧失了存在的可能
④生命需要彼此尊重
①企业应当承担起自身的环境责任
②企业应该追求经济效益
③国家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来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体系
④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材料一:所谓低碳生活,是指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要从小事做起。
例如:少丢1kg垃圾,减少2.06kg碳排放量;少开小车1公里,就减少0.22kg的碳排放量。
材料二:观察下边图片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要履行好保护的职责,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结合材料回答: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带领国人民不懈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制度创新与发展的新路,构建了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图。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