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天津市河西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A.性质与用途 | B.安全常识 |
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炒菜时油锅起火﹣﹣弃锅逃走 假酒中毒﹣﹣甲醇引起 |
C.日常生活经验 | D.物质与微粒构成 |
区别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衣服上的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观察颜色 |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
实验方法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Ⅰ.测定滴定过程中温度变化 | 室温时,将温度传感器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得到温度变化图像 |
|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的反应是{#blank#}1{#/blank#}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图中{#blank#}2{#/blank#}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
Ⅱ.用酚酞溶液作指示剂检测 | 反应前向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显{#blank#}3{#/blank#}色 |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混合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blank#}4{#/blank#} |
然后逐步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至无色 | ||
Ⅲ.用pH试纸检测酸碱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 |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混合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 ①若试纸变蓝色 | pH{#blank#}5{#/blank#}7,溶液呈碱性 |
②若试纸不变色 | pH=7,溶液呈中性 | ||
③若试纸变红色 | pH<7,溶液呈{#blank#}6{#/blank#}性 | ||
能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blank#}7{#/blank#}(填序号)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