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剧,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株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 , 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畴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

    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王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

(二)

    父福畴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话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选自《唐才子传》《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

(三)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选自《唐摭言》卷五)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据此,是交构之                  渐:兆头 B、勃恃才傲 , 为同僚所嫉            物:事物 C、事发,诛,会赦除名              当:应当 D、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耶        器:器物
(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

A、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嘱托女婿孟学士来写这篇文章,已经在头天晚上就构思好了。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巡视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B、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让女婿孟学士来写这篇文章,已经预先构思好了。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来回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C、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嘱托女婿孟学士来写这篇文章,已经预先构思好了。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巡视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D、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让女婿孟学士来写这篇文章,已经在头天晚上就构思好了。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来回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剧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他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留下了“腹稿”的典故。 B、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连累贬谪倒非常偏远的交趾。王勃前往探望父亲路过南昌时,参与了盛会并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C、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是万幸。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严厉批评诸王,结果差点被诛杀。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
(4)、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②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徒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轼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为齐相 , 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选自《汉书·石奋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