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11月月考试卷

丁丁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利用萌发的玉米探究幼根的生长发生在什么部位,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萌发不久的玉米幼苗,将幼根成熟区以上部分标记为a区,成熟区以下部分标记为b区,然后分成甲、乙两组。

第二步:甲、乙两组同学各自量取所选幼根的a区和b区的长度,结果a区长度为2cm,b区长度为1.5cm.此时甲组同学又在成熟区两端与a区、b区相接处作了标记1和2,乙组同学没作任何标记(如图甲)。

第三步: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组同学再次各自量取a区、b区的长度,结果是a区长度为5.5cm、b区长度为1.5cm,但是甲组同学发现标记的1和2已上移到成熟区上方的a区中,量取标记1上方的长度仍是2cm(如图乙).于是甲组同学得出结论:b区是玉米幼根生长的部位。乙组同学得出结论:a区是玉米幼根生长的部位。

(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哪组同学的实验方法是正确的?。说出理由:根尖各部分的生长是连续的。区的细胞不断形成成熟区,而成熟区的细胞随年齡的增长,表面的逐渐萎缩,脱落形成区部分。
(2)、幼根不断长长的原因是
举一反三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须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N元素  X    Y…

较强的光照

m1

n1

较弱的光照

m2

n2

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blank#}1{#/blank#} .

【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blank#}2{#/blank#} 方式处理.

A.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   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   C.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反思】

①  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blank#}3{#/blank#} 来进行实验;

②  实验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对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你认为是否有价值?{#blank#}4{#/blank#} .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