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济南历城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开学考试试卷

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

注:数字分别为叶片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占全株总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

(1)、该放射性物质中被标记的元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含标记元素的化合物被光反应提供的还原成糖类。在适宜温度下测得叶片光饱和点,若其他条件不变,进一步提高温度,则该叶片饱和点的变化是
(2)、由实验结果推断,幼铃脱落显著减少的是组。B组幼铃放射性强度百分比最低,说明B组叶片的光合产物。为优化实验设计,增设了D组(激素处理叶片),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由此可知,正确使用该激素可改善光合产物调配,减少棉铃脱落。
(3)、若该激素不能促进插条生根,却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其最可能是
举一反三

资料I:埋在土中的种子萌发时为了成功破土而出,幼苗的下胚轴顶端会产生曲折,将幼弱的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弯向下生长,这种弯曲的构造称为“顶端弯钩”(如图1所示),它的形成防止了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在出土过程中与土壤直接触碰而造成的机械伤害.

(1)图2是在黑暗条件下给予黄化幼苗(野生型和hls1突变体)外源植物激素时幼苗的生长状况.在图中可以看到野生型的个体中标号{#blank#}1{#/blank#} (填字母)“顶端弯钩”现象最明显,初步推断乙烯{#blank#}2{#/blank#}(促进/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茉莉素{#blank#}3{#/blank#} (促进/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

(2)顶端弯钩的形成与HLS1基因的表达有关,图3所示为外源激素对HLS1基因的表达量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hls1突变体(HLS1基因异常)不能形成顶端弯钩,下列分析正确是{#blank#}4{#/blank#} (多选)

A.hls1突变体不能表达HLS1基因,所以不能形成顶端弯钩

B.乙烯激活HLS1基因表达,促进了顶端弯钩的形成

C.茉莉素抑制HLS1基因的表达,所以抑制了顶端弯钩的形成

D.在茉莉素+乙烯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HLS1基因表达先升高再降低

资料Ⅱ:真核生物在转录过程中需要一些蛋白因子的协助,称为转录因子.基因要在转录因子的作用下才能表达.图4中的MYC2 和EIN3即为转录因子.

(3)图4为茉莉素﹣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作用机理,其中“”表示抑制,“→”表示

促进,对该图解释合理的是 {#blank#}5{#/blank#}  (多选)

A.乙烯通过EIN3调控激活HLS1基因的表达

B.茉莉素通过直接抑制EIN3的功能来降低HLS1基因的表达

C.转录因子MYC2可通过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来促进HLS1基因的表达

D.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曲形成过程中相互拮抗

(4)若EBF1基因表达异常,茉莉素还能否发挥其作用?{#blank#}6{#/blank#} . 请分析说明{#blank#}7{#/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