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质量测试卷(适用于云南地区)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怀念写信的日子

    前两天给妈妈打电话时,妈妈非常生气地说:你就不会给我写一封信吗?由此想到久违了的书信,想到以前书信带给人们的快乐。

    古时候没有邮政设施,传递书信非常困难,于是有了鸿雁传书的神话故事。“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尺素”“鸾笺”“鲤鱼”都是用来比喻书信来往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从这些诗词中不难看出人们对书信的渴望。平安、祝福、牵挂、思念,尽在文字之中了。在战乱时候,一封书信有时候要辗转数月才能送到收信人手中,那就是杜甫说的“家书抵万金”了。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电话、电子邮件代替了书信,尽管是快速便捷,但是那排列整齐的宋体字怎么也代替不了个性的手写,那格式固定的E-mail也难以和飘散着墨香、蕴含着写信人心情和感情的信笺相提并论。

    联想到现在的大学生们写字如同涂鸦,错别字连篇,写信不懂格式,不会称呼,就觉得可惜和遗憾。

    今后,我会多多给妈妈写信的。

(1)、理解短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①辗转:

②相提并论:

(2)、给下列词语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久违——       蕴含——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尺素”“鸾笺”“鲤鱼”都是用来比喻

②人类进人信息社会,代替了书信。

(4)、读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诗句中提到的是什么信息传递方式。

①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②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③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把你了解到的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写下来。
(6)、作者在文中提到:“联想到现在的大学生们写字如同涂鸦,错别字连篇,写信不懂格式,不会称呼,就觉得可惜和遗憾。”你懂得写信的格式吗?请你完成下面关于书信格式的填空题。

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丑娘

    村里没有人不说我娘长得丑,或许是这个缘故,在她嫁给我爸之后,人们先是叫她“丑媳妇”,在生下我们姐弟四个之后,大家都称她为“丑娘”。

    八岁那年,我开始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上学。当时我不明白“丑”是什么意思,因为我娘待我特别好。临走的时候,她给我做了一双毛边鞋、一个小书包,书包上面绣着一只小白兔。我依稀记得,把我送到村口时,她流下了眼泪。

    不久后的一件事使我认识了我的母亲。

    一天,学校上体育课,因为舍不得穿娘做的新鞋,我把它脱下来挂在凳子上。老师看见了。他提过鞋子,左看右看,随即又把鞋子举得高高的,兴奋地说:“好漂亮的鞋啊!”说着,又把鞋底端详了半天,数着一层一层粘起的鞋底,足有八层之多,且针脚细密结实,靠脚掌和脚跟的部分都挑上了花。他问我:“你娘一定很漂亮吧?”没等我回答,同村的一个女同学抢了话头:“老师,他娘不漂亮,村里人都叫她‘丑娘’。”

    我仿佛明白了“丑”的意思。

    或许那位女同学的话是对的。我娘长得确实不漂亮,苍白的肤色,瘦得可怕的身材,五官也极不协调。从此,我心里像含着什么委屈,在公开场合很少提及她,更不愿把同学领到家。

    转眼间,我走上了工作岗位,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了,娘更加苍老了,头发变得稀疏而花白。想想娘养我这么大,一辈子在农村吃苦,且面对别人的嘲笑从不与人红脸,对种种伤心话语表现出来的难得的平静,我的心在发酸。

    前年年底,按照她的嘱咐,年关之前要和女友赶到家里。我事先和女友讲好,娘一辈子在农村劳作,显老显丑,见了面多说宽心话。女友说:“谁没有老的一天,但娘一定不丑。”

    到家了,不知怎的,我们发现屋里空荡荡的,弟弟的眼睛红肿,精神不振。我一问才知道娘在三天前生了重病,住院了。弟说娘不想让我知道,要不会冲我和女友的喜。望着突然空寂和失去生气的屋子,我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感情。弟又捧过一红布包给我,说是娘特意交代的,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两双精致的毛边布鞋,一大一小,显然一双是给我的,一双是给她未来媳妇的。看着看着,我和女友的眼泪如泉水般涌了出来。

    现在,我时时想起儿时老师说过的话:“你娘一定很漂亮吧?”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