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上海市金山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小菁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2)、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3)、C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4)、小菁若用氯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收集装置为,用该收集方法收集氧气后验满氧气的方法是,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反应。
(5)、氯酸钾制氧气反应完全发生后要将试管中的固体剩余物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分离。

操作N的名称是,固体A是,固体A作用是

(6)、小明同学选用双氧水制氧气,要制取0.03mol氧气,理论上至少需要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7)、催化剂探究

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小菁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氧化铁也可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为了比较相同条件下氧化铁和二氧化锰对该反应的催化效果哪个好,于是他和自己的小组成员一起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盛有相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两个容器中,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3%的过氧化氢溶液,测量各生成1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

【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药匙

【实验数据】

实验编号

双氧水的浓度

催化剂种类(a g)

时间(min)

1

3%

氧化铁

16.0

2

3%

二氧化锰

2.0

【结论】该实验的结论是

举一反三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在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1{#/blank#} 。

【设计实验】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Ⅰ:{#blank#}2{#/blank#};

步骤Ⅱ:按照如图1装入药品;

步骤Ⅲ: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步骤Ⅳ:冷却后,将装置倾斜,使左侧支管中的药品进入右侧支管,再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实验现象】步骤Ⅲ和步骤Ⅳ中,一段时间后都能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木条复燃更快的是{#blank#}3{#/blank#} 。

【交流反思】要想确认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还需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质量和{#blank#}4{#/blank#}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拓展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继续进行深入探究。以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纵坐标,温度为横坐标,得到图3所示曲线(图中的“1:2”、“1:1”、“2:1”、“3:1”、“4:1”、“5:1”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实验分析】根据图3,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变化的大致规律是{#blank#}5{#/blank#};在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可能是因为二氧化锰能{#blank#}6{#/blank#} 。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