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试卷

苏格拉底说:“做什么事业都必须有绝处求生那么大的决心,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一个人如此,一个政党、国家亦如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 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前进!

——1935年《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材料三:建国初期,面对我国十分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四:在领土扩张过程中,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工业的集中地。1860年,美国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四位。而南方盛行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发展。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分别指的是什么?
(2)、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哪一主张?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哪次?
(3)、为了改变材料三的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什么?优先发展的企业在地区分布上有何特点?
(4)、根据材料四,概括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决南北矛盾焦点问题的法律文件。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张照片、一个模型,南湖上的那只游船,伸手可触。在96年前的1921年,它在时代恶浪中顽强启航。它平凡,但却曾负载中华民族的命运;它简陋,但却诞生了一个先进的政党。

材料二:名人名枪展在张氏帅府博物馆开展,展览中还有一支枪很有历史价值,被称为“中国革命第一枪”朱德在起义时使用的M1896式警用型毛瑟手枪(国家一级文物)。该枪由德国毛瑟兵工厂制造,枪长268毫米,有效射程50米,10发固定弹匣供弹。朱德就是拿着这支手枪,与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了著名的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此后,朱德又带着这支手枪转战南北,并在手枪弹匣一侧刻下了“南昌暴动纪念 朱德自用”的字样。1958年,为迎接国庆10周年,中央军委决定筹建军博时,朱德的毛瑟手枪办理了移交,作为伟大的见证,成为军博的“镇馆之宝”。

材料三: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由于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加之缺乏作战经验等原因,起义遭受了挫折。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创建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

材料四:20世纪30年代中期,四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先后跨越大半个中国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转移,这个英雄创举不仅在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大地上留下了震惊中外的红色轨迹,也为人类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红军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气度,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纵横14个省,长驱6.5万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600余次,终于粉碎敌军的围追堵截,并战胜了大自然的艰难险阻,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穿越茫茫草地,克服饥寒交迫、缺医少药等无法形容的重重困难,前进至陕甘宁地区,实现红军主力大会师,取得了伟大胜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