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4月月考试卷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以长江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为案例,探究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及中国对中南半岛水稻生产的积极影响。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水稻起源
(1)读图1,目前已发掘的水稻遗址绝大多数分布在中国的{#blank#}1{#/blank#}(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探究二:共同条件
(2)读图1,长江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势低平,地形类型均以{#blank#}2{#/blank#}为主,土壤肥沃,河流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blank#}3{#/blank#}。
(3)读图2,长江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的气候类型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blank#}4{#/blank#}气候,这两种气候的共同特点是{#blank#}5{#/blank#},有利于水稻生长。
(4)兴修水利工程是应对旱涝灾害、保障水稻稳定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中国在这方面经验丰富,成就显著,请写出图1中我国一个著名水利工程的名称:{#blank#}6{#/blank#}。
探究三:积极影响
(5)越南从1992年开始大量引进中国杂交水稻,读图3,2020年越南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比1992年增加了{#blank#}7{#/blank#}吨/公顷,单位面积产量居东南亚第一位,成为世界主要的水稻出口国之一。
材料一:2021年12月3日,由中国投资建设的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中国—老挝)正式运营,该铁路工程带动了老挝当地价值51亿元人民币的材料和物资消费及11万人就业。
材料二:中南半岛有丰富的稻米、木材和矿产等物产。中老铁路的开通,为中、老、缅、束、越六国构建起一条便捷的大宗物流通道,大幅度缩短运输时间,减低运输成本,彰显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作用。
材料三:左图为中南半岛及中老铁路示意图,右图为老挝首都万象气候资料图。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