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黔东南州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末联考试卷

我国是全球消费品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居民消费的不断升级,我国消费品生产在标准、质量、品牌等方面已难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供需错位,甚至消费外流。为推动消费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需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2016年9月,国务院制定了《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106—2020)》。《规划》以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引领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明确了任务和目标:力争到2020年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提升到95%以上;紧盯消费品市场细分的发展趋势,开展个性定制消费品标准体系建设;建立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制定绿色产品评价通则;开展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等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智能终端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功能性等标准研制。

结合材料,用生产决定消费的知识,说明我国加快建设消费品标准体系的意义。

举一反三
2015年9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

材料一:充电基础设施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各类充换电设施,是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201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共生产76223辆,销售72711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4倍。随着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充电设施建设的速度相对滞后,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短板或瓶颈之一。针对充电难题,意见明确,坚持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材料二: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认识不统一、配套政策不完善、协调推进难度大、标准规范不健全等问题。如国内充电点建设布局不合理,出现了部分充电点资源浪费、使用率过低,而部分充电点又经常出现车主排队等待充电的情况;居民小区建设充电桩涉及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产权单位等多方,实际操作中协调难度较大;充电设施标准不统一,造成重复建设,影响用户体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