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4届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透 , 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 B、某些城市大货车频繁出事,车主贪图利益,安全意识淡薄,货物超载,积重难返 , 这导致路途中经常出现严重交通事故。 C、勤政廉洁的社会风尚,不是一次讲座、一次报告就能形成的。只有全社会成员一起长时间地上行下效 , 身体力行,才能促成。 D、一系列诬蔑不实之词的威吓,可谓振聋发聩 , 他却始终冷静处之,没向恶势力低头,不愧是铮铮硬汉。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导致经学在二十世纪衰落的直接原因,应该是1912年以后经学这门学科的消亡。晚清的          式失败带来一种客观效应,似乎中国传统的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这是后来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否定经学乃至文化传统的理由。

因此,经学研究必须要发生改变。经学应该取精用宏,( )。 在这方面,无论晚周、汉唐、宋明还是清代,都产生了具有自己风格的重要的经学著作,但能够代表中西会通时代的经学注疏,却仍然          。中国经学学者应该自觉进行自身义理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与其他文化的深入对话。在这一方面,二十世纪留下了不少遗产,这就是新儒学的各种形态。经学不能            , 应该重新回到世界之中。

经学要重新恢复自身的社会实践性。经学应该显示出其应对时代问题的能力,经学学者应提出     , 而不是寻章摘句。经学实践性最初的表现形式便是礼学,贯注于古典时代的人伦日用之中。但古礼的原则由于至少在汉代以后就遭到了损坏,礼俗逐渐取代了礼的精神原则。在经权之辨中,权的流变性超过了经的恒常性,这造成了唐宋、特别是明清以来中华文明的某些根本弊端,譬如诚信的内在动力缺失。如何持守古礼中的常道,是当下经学应该致力的问题之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