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困难

湖北省黄石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陶渊明字光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 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

【注】①偃卧瘠馁:卧床挨饿。②麾而去之:被他退回了。③三径:指归隐者的居所。

(1)、下列句子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博学善文(属:写) B、州召主簿不(就:赴任) C、以为彭泽令(以为:认为) D、便客(语:告诉)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贤者处此/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B、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C、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D、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页是(    )
A、选文塑造了陶渊明自由洒脱的形象,表现了他高洁的人格。 B、陶渊明已卧床挨饿多日,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他粮食和肉,但他退回了檀道济的馈赠。 C、陶渊明不愿束带迎接督邮,当日辞官,体现了他“不汲汲于富贵”的品质。 D、陶渊明嗜酒。亲朋无论穷富,都会设酒招待他,而陶渊明逢酒必醉。
(4)、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②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①。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出其妻,以其子与人,而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②、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③而去,试之前后如一。”
      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④,置之秦州。张公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注释】:①神勇之退卒也:神勇,禁军兵营名。退卒,逃兵。 ②利:同“痢”。 ③ 弭耳:犹贴耳。这里是形容动物变得驯服的样子。④自告者:自首的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