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 . ②①④③ B . ④②③① C . ③②④① D . ①④③②
    【考点】
    【答案】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10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们的被窝里有多少螨虫
            ①心情不好?独自蒙着被子睡大觉?呵呵,你是不可能独自睡大觉的!
            ②我们的被窝里总有不计其数的螨虫,它们不仅把我们身上脱落的皮屑作为大餐来享用,有时还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不小的麻烦。所以,你要想独自睡觉是不太可能的。
            ③螨虫和蜘蛛是“同门兄弟”,都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不过螨虫的个头比蜘蛛可小多了,一般只有0.1~0.5毫米长,肉眼很难发现。把螨虫放在显微镜底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身体是半透明的,有8条长满绒毛的腿。
            ④                                 。已经发现的螨虫有3万多种,其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有十多种,最常见的有粉螨、蠕螨、疥螨、尘螨等。粉螨主要在人的食品中繁殖;蠕螨主要寄生在人的毛囊和皮脂腺中,是导致酒糟鼻、脱发的元凶;疥螨主要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皮肤表层,极易导致人体皮肤过敏和瘙痒;尘螨对我们的影响最大,它们分布在毛毯、被褥、床垫、枕芯、空调、地毯、沙发等缝隙处,是我们最容易接触到的螨虫。
            ⑤尘螨不咬人,偶尔会进入人的肺中引起肺螨症。它们的主要危害是由排泄物、蜕皮、尸壳形成的微粒引起的。这些微粒飞扬于室内空气中,被过敏体质者吸入,就会引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症状。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调查,70%的哮喘是由尘螨引起的。
            ⑥那我们的被窝里究竟有多少尘螨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北京世纪坛医院的专家曾经对两户居民家的被褥进行过测定。不测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有户人家三个多月没洗被子,一条被子上差不多住了100万只螨虫!而另外一家人坚持每星期洗一次被子,螨虫就少了许多,不过一条被子上仍然有大约10万只螨虫。
            ⑦怎样才能清除被褥里的螨虫?除了定时清洗床单、被套,经常晒被子和褥子是最好的办法,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将螨虫杀死。另外,晒被褥的时候千万不要拍打表面!一旦拍打,尘螨的排泄物和尸壳就会随着粉尘飞扬出来,进入你的呼吸道,引发感染和过敏。正确的方法是在收被褥的时候戴上口罩,用刷子将被褥缝仔细地刷一下,去除螨虫和各种微粒。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古代文学作品中对老鼠的记载颇多,人对老鼠的态度褒贬不一。损毁老鼠的文字,如《诗经》中的《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反映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硕鼠)贪得无厌的憎恶、反抗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唐代诗人曹邺《官仓鼠》中“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人君口?”明借硕鼠的胆大妄为讽刺仓官,暗含对所有贪官污吏的诛伐;宋代朱熹《诗集传》道出民众心声:“民困于贪残之政,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老鼠贪心妄为的负面形象,就这样通过历代文人的口诛笔伐加以固定成型。当然,在人与鼠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还发现鼠展示了惊人的繁殖和破坏能力,人对此毫无办法,便以为鼠必然有神佑护而立于不败之地,无奈之下只能敬鼠为神灵,继而产生媚鼠、崇鼠的复杂心理。神话故事中也有对老鼠极尽推崇美化之能事,如《广异记》中记载老鼠积德行善、以人为友:“崔怀嶷,其宅有鼠数百头于庭中,两足行,口中作呱呱声,家中无少长尽出观。其屋轰然而塌坏。”《稽神录》亦云:“龙武统军柴再用常在厅事凭几独坐,忽有一鼠走至庭下,向再用拱手而立,如欲拜缉之状。再用怒呼左右,左右皆不至,即起逐之,鼠乃去。而庭屋梁折,所坐床几尽压糜碎。”在此老鼠成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先知,令人刮目相看。在民族神话中鼠的能耐不止于此,少数民族“鼠咬天开”图片的流传认为鼠开创天地,为人类带来光明和火种,如此看来,鼠的地位不下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盘古和西方创世纪的耶稣了。总之,文学作品里的鼠具有双重特性,      , 这反映出先民对老鼠的认知和态度,体现出历代对老鼠既恨又敬的复杂心理。

        (材料二)

        齐白石以画虾为人们称道;画鼠,也许和他恰好属鼠有关。老人一生画鼠无数,笔下之鼠或活泼机灵,或狡猾取巧,或贪婪可爱,个个生动鲜活,再加上他还加配打油诗,既有调侃也有警示。现存于黑龙江省博物馆的《老鼠偷蛋图》,是齐白石89岁时送给李宝泉先生的一幅鼠画。在一盏油灯之下,仰卧的小老鼠怀抱鸡蛋,奋力翻身,另一只老鼠用嘴衔住它的尾巴,似要帮忙。画面活泼生动、充满童趣。在吉林省博物院藏的《灯烛鼠图轴》中,齐白石则根据民间故事老鼠偷油,以写意的方式画了老鼠灯烛。时年93岁的白石老人还题款:“蜡烛光明如白昼,不愁人见岂为偷。”齐白石笔下之鼠趣味盎然,2012年上海朵云轩秋拍,干脆推出《画鼠册》。这批画创作于1950年,齐白石已至      , 他所画的老鼠,更是      , 又让人得窥画家童趣的一面。

       

        (材料三)

        20世纪初开始,老鼠一直充当人类医学研究的“工具”:既研究疾病,又检验药物作用。美国教师艾比·莱斯罗普最先提供了实验用老鼠。2002年,她培育“B6”型老鼠被选为鼠类总代表,科学家绘制出这种老鼠的基因组图谱。

        实验用小鼠的作用巨大,疾病学家利用它们寻找导致疾病的基因变异。国际医研界大名鼎鼎的约翰逊实验室,作为全球小鼠模型的资源中心,自从1929年建立以来,为全球无数科学家提供了3000多个品系的实验用小老鼠。小鼠具备一切医学研究需要的特征:便宜、好养、繁殖能力超强、成熟迅速、比大动物易于管理和观察。所有的小老鼠除了性别差异,基因层面完全相同。在这个实验室提供的小老鼠中,有一些患有人类的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还有一些老鼠,在某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比较容易发胖、得癌症或是受感染。

        生物学家利用它们研究基础生理学。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老鼠和人类99%骨骼结构相同。如果把老鼠按比例放大并舒展开来的话,那么除了脸部、足部和尾巴外,老鼠的骨骼构架同人类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在病理上,老鼠和人类的骨细胞也有很多的共同之处;老鼠基因密码链的长度与人类相差无几,80%的人类基因与老鼠完全相同,99%的人类基因与老鼠非常相似。所有这些指标,是在外形上与人类更为接近的猴子都没有达到的;科研人员培育的一种转基因老鼠在比同类进食多得多的情况下,却总能保持“苗条轻盈的体态”,这一成果为给人类找到一种可以不限制食量的新型减肥药开辟了广阔前景;还有科研成果报道:猫以及猫头鹰之所以要捕食老鼠,其主要原因是老鼠体内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多食可保持其锐利的视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科学家指出,在自然界,老鼠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远远没有被人类完全发掘,科学家们生产更多品系的实验用老鼠有着巨大潜力。在研究如何战胜疾病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老鼠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