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4唐诗二首同步测试
①高者挂罥长林梢 罥: 长:
②忍能对面为盗贼 忍: 能: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 俄顷:
④秋天漠漠向昏黑 漠漠: 向:
⑤长夜沾湿何由彻 何由:
彻:
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庇: 寒士:
⑦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突兀:
巫山神女峰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①,谒妙用真人祠②。真人,即世所谓③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④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⑤所托。祝史⑥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⑦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⑧,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选自南宋·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凝真观:道教观名,内有巫山神女祠。②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③所谓:所说的,这里是对上文所叙述的事情加以说明。④太、华、衡、庐:即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⑤仙真:指巫山神女。⑥祝史:古司祝之官,这里指祠中主持人。⑦传:指《神仙传》。⑧纤翳:一丝一毫的云彩。翳,遮盖,这里指云。
①略无阙处{#blank#}1{#/blank#}
②夕日欲颓{#blank#}2{#/blank#}
③任意东西{#blank#}3{#/blank#}
④念无与为乐者{#blank#}4{#/blank#}
⑤鸢飞戾天者{#blank#}5{#/blank#}
⑥相与步于中庭{#blank#}6{#/blank#}
郦生见沛公
[西汉]司马迁
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①军门上谒②曰:“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暴露③ , 将兵助楚讨不义。敬劳从者,愿得望见,口画④天下便事。”使者入通,沛公方洗⑤ , 问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⑥。”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
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嗔目按剑叱使者曰:“走! 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还走,复入报曰:“客,天下壮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谒。曰‘走! 复入言,而公高阳酒徒也’。”沛公遽⑦雪⑧足杖矛曰:“延客入!”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注释】①踵:脚后跟。踵门,亲自登门。②上谒:递上名帖。谒,类似现在的名片。③暴(pù)露:栉风沐雨,在外奔波。④口画:谈论谋划。⑤洗:洒足也,指用水洗脚。⑥侧注:古时帽子名,又叫高山冠。⑦遽(jù):匆忙,急忙。⑧雪:擦净,揩干。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篠①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
詹何曰:“曾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弋②也,弱弓纤缴③ , 乘风振之,连双鸧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投纶沈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沈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到重也。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将亦奚事哉?”
楚王曰:“善!”
(节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篠:细小的竹子 ②弋:用系有绳子的箭射③缴(zhuó):拴在箭上的生丝绳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世说新语•言语》)
高念东少宰①家居时,夏月独行郊外,于堤边柳阴中乘凉,一人车载瓦器抵堤下,屡拥不得上,招②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适③县尉张盖至,惊曰:“此高公,何乃尔④?”公笑而去。达官遣役⑤来候公,公方与群儿浴河内,役亦就浴呼公为洗背问高侍郎家何在一儿笑指公曰:“此即是。”役于水中跪谢⑥ , 公亦于水中答之。
(节选自《筠廊二笔》)
【注释】①少宰:刑部侍郎。②招:招呼。③适:恰好。④何乃尔:为何做这种事。⑤役(yì):差役,在官府中当差的人。⑥谢:认错,道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