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史书记载,宋太祖谓“宰相须用读书人”;北宋宰相文彦博说,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南宋高宗则谓,宋朝“设科取士,本欲得贤以共治天下”。为此宋代实行文治。下列属于其加强文治内容的是(    )

①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②增加科举名额

③让文官担任要职

④设立进士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举一反三
【创新制度固统一】

一种制度(或政策)的创立、实施,都会对当时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二: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三: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文官得到重用,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管理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教材解读

材料四: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以祝寿之名开始访华之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港口。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编自《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