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朝代

地区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宋史》

材料三:

图1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及铜牌

图2泉州出土的南宋船

(1)、根据材料一表格提供的数据概括南北方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国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何处?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是哪里?
(3)、图1表明手工业部门已经初步具备了什么意识?图2表明了南宋时期哪一经济领域的兴盛?
(4)、如果你选用以上材料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摘自齐涛 《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古代社会早期的各种文化与娱乐活动,通常主要是特权阶层享受,故而文化娱乐场所并不普遍。入宋以后,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北宋汴京,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消遣场所——茶坊和酒肆遍布大街小巷。早茶肆、夜茶肆亦遍布各个街巷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三:明清时期,随着跨区域商业贸易的发展,出现了以血缘和乡谊为纽带的商帮。有的富商大贾通过这些商人组织的号召力与官僚分庭抗礼、一个商帮往往是一方经济势力的代表,他们的活动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

——摘编自《试论我国封建社会商业行会的不同特点》

材料四: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随着不断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摘编自部编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