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专题训练一
①加大财政支出,提高新农合医疗报销比例
②奖励重大科技发明发现人员
③全面推行营转增,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④建立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材料二 2014年前7个月,大连市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方面支出339亿元,增长17.1%;发挥政府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性作用,累计拨付政府投资基础设施行业建设资金10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暂免征收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范围等政策,为近4万户小微企业带来实惠。在较好完成预算收支进度的同时,有力促进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的落实。
运用财政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回答:
2015年11月,中央政府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将人们的目光拓展到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思路上。李克强要求,在供给方面,继续运用好结构性减税等手段,推动“双创”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发展,扶持小微企业成长,发挥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供给升级的倍增效用,扩大有效供给。
事实上,十八大以来,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涵盖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这些政策逐渐产生“叠加效应”,惠及众多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产生了“及时雨”般的帮助。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回答:财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细读报告,人们发现,与十七大、十八大报告的表述相比,十九大报告首次增加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两个“有所”,这样一来,七个“有所”作为整体,基本覆盖了人从幼到老各个阶段最重要的民生需求。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如何做到七个“有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