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苏州市星港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兴修水利工程】
材料一:
【引进优良作物】
材料二:……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采用先进技术】
材料三:东晋南朝时,在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湖田。人们还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图一 图二
材料一:(汉代)贸易的进行主要是通过穿越欧亚大陆中部的陆路和环绕欧亚大陆边缘的海路。这两条总的路线决不相互排斥,也不相互独立。大部分货物的运输既靠陆路,也靠海路;通常是埃及和印度之间取道海路,印度和中国之间取道几条陆路中的某一条此外,各条陆路和海路均处于相互竞争的状态;如果走某条路线费用太高,或者极不安全,那么,通常乱会使贸易转向其他路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材料二: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三:史学研究者在评价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布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汗血马、佛教、音乐、雕塑等也纷纷东来。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材料四:2019年10月24日早上6点30分,随着长长的汽笛声,一列载有广汽集团传祺GS8汽车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标志着石龙中欧班列出口新车正式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近年来随着东莞制造业不断开拓新市场,东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如今,依托国际班列,东莞正不断扩大贸易往来的“朋友圈”。
——东莞时间网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