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高邮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条约一 | 条约二 | ||
领土 | 由法国收回阿尔撒斯和洛林 | 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 |
军事 |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 ||
政治 |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 ||
赔款 |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 | ||
殖民地 |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
(2)材料二是在构建“战后和平制度”时签订的与中国有关的条约。写出条约二的名称。以及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以上两个条约对于中国问题的处理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问题二:霸权主义时代的两极格局】
材料三 《北大西洋公约》“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4)材料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对此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问题三:多极化趋势下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四 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5)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原因有哪些?
(6)纵观当今世界,你认为各大国应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些什么?
材料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大量华工在欧洲与协约国并肩战斗……他们的血汗、牺牲和生命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国际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凭借……尽管参战所得没有完全达到中国领导人最初的参战期望,但是中国至少能够在战后和平会议上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创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1919年的中国与1914年的中国有着天壤之别…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和国际化》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示意图
材料三 二战期间,盟国首脑多次举行会议,协调行动,如: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开罗宣言》,严正声明: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
材料四 两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
名称/项目 | 参战国(个) | 卷入人口(亿) | 参战人员(亿) | 伤亡人员(亿) |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30多 | 15 | 0.7 | 0.3 | 1805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60多 | 20 | 1.1 | 0.9 | 40000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