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亘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这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材料二:材料三:在这次运动中,不仅农村的土地、农民的农具、耕畜以及其他公共财产全部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拨、统一核算,而且社员原来经营的自留地,以及个人拥有的林木、牲畜等私有财产也统统收归公社所有。材料四:1966年8月上海红卫兵在南京路上张贴大字报材料五: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1)根据材料一回答:请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的?(2)请写出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完成的意义。(3)材料三中所说的“运动”是指的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造成了怎样的影响?(4)材料四所示的是哪一时期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5)材料五中的大改革、大开放源自于哪一年召开的哪次会议?第二个伟大转折中,开放的目的是什么?第三个伟大转折中温饱问题是怎么解决的?(6)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用简单的词语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材料一:
材料二: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
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 949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但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快一些。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些口号,“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没有翅膀飞上天,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能摘几片”。
材料三:“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1978年邓小平讲话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