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阶段测试—试卷

“此次(占领北京与上次)大为不同,为时长达十三个月,采取报复性的、有系统的枪杀。日本人植松良二现场报道说:“街市毁失十分之二三,妇女任人凌辱。联军将校率军士,公然大肆抢夺。金银珠玉自不必言,此外书画、古董……所获均属不少。……城中各处朝衣朝冠之男尸,凤冠霞帔、补服、红裙之女尸,触目皆是。”此处描述的战争结束后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凡尔赛和约》
举一反三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继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2)材料二中“往事惊心泪欲潸”中的“往事”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史事?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这一史事对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三     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袭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利用传教伪善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

——列宁《对华战争》

(3)材料三中“英国人、法国人……疯狂镇压”指的是什么事件?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这一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何恶劣影响?

材料四

(4)如图所示的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请你再举出2例(包括人物名称与主要事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