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成都外国语学院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东西方“人民”、“公民”一词的词义经历了古今演变。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时期的“人”与“民”是两个对立的阶级。甲骨文的“7”(人)像人垂手侧面站立形,表示一个懂得鞠躬、谦逊,有修养的人;甲骨文的“呷”(民),像被用一刃刺瞎眼睛(或低眉顺目)的人,“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或在人面前恭顺),即“民”为奴隶,被认为是蒙昧无知、不曾开化,没有道德可言的群氓。

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民”因其无知,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教、驯服,教化。古代将管辖一方的官员称为放牧者,“民”就如同牛羊是官员们的放牧对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民主权”理论,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人民”已经不再是懵懂、糊涂、任人支配的代名词,而是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孙中山认为“专制国以君主为主体,人民皆其奴隶,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

——摘编自万齐洲、冯天瑜《“人民”词义的变迁》

材料二:希腊城邦(polis)是政治(politics)的词根,公民(politest)形成于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即“属于城邦的人”,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人是城邦权利的主体,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古希腊、罗马最初都是只有贵族才有公民权,平民经过斗争,公民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出生而可由授予获得(卡拉卡拉敕令)。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激发了欧洲城市市民平等意识的觉醒,市民逐渐演变为近代西方的公民。近代西方公民的选举权、参政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展其范围的。

——摘编自《西方“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论述西方当代的选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先秦至晚清时期“人民”的含义的变化和西方自古以来公民政治发展变化的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民”的含义变化及西方公民政治发展的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宗教改革思想在法国早已有所传播。在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之前,法国的一些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家就已萌发"回到圣经上去"的共同愿望。1508年,勒费弗尔·德埃塔普尔发表了一篇呼吁书,提出阅读《圣经》原文。勒费弗尔认为,罗马教廷指定的拉丁文译本已使《圣经》面目全非,因此需要进行努力,还《圣经》以本来面目。几年后,勒费弗尔先后翻译、出版了《圣经》和《保罗书信》的拉丁文新译本。在《保罗书信》的注释中,勒费弗尔已提出因教得救的思想,否认圣餐的实体转换说。19 世纪法国著名史学家米什莱更是如是写到∶"在路德前6年,可敬的勒费弗尔·德·埃塔普尔已经在巴黎宣讲路德主义。"

这一时期,路德的思想已在法国迅速传播开来。在这一过程中,印刷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国王开始时对新教的宽容态度也至关重要。起初,法王法兰西斯一世对宗教改革思想颇感兴趣。特别是加尔文思想登陆法国后,更好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发家致富,在政治上参与执政的愿望,故深受法国广大资产阶级的拥护。

—吕一民《法国通史》(节选)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世界史的具体史实,围绕宗教改革主题,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