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材料一:
材料二:以诗赋取士的制度促使士人去研习诗文。他们把文学创作当作是一种基本训练,这对诗歌创作的普及是有作用的。而盛唐诗的极高艺术造诣,可以说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材料三: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上A,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材料四:这部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材料一“公元前2世纪,孔子学说被宣布为帝国的官方教义,其经典著作成为学者和政治家的主要研究对象。直到2000多年后,也就是1911年满族王朝覆灭为止,孔子学说一直在中国居统治地位。”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620年,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写道:这些发明(美索不达米亚的车轮、辘轱和滑轮,埃及的握杆和曲柄等)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显著……它们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指南针)。因为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论》第1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①都是亚洲文明古国 ②文明的产生都与大河流域相关
③都创立了本民族的宗教 ④文明都从未中断地继承下来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