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在网络文学最初显示生机的时候,①,这也导致后来崛起的网络作家对严肃文学同样极端不屑一顾。网络文学借互联网生活这个大势,到今天已经成为公众娱乐生活的主流:网络作家开始加入中国作协,传统文学报刊把网络文学纳入了评价体系,众多的严肃文学作家也纷纷触网,甚至开始尝试网络写作。②,对网络文学的激烈批评也再难听到。出现这种情形,原因很简单,就是两大写作群体忽然间发现,③:严肃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网络作家写不来,网络作家所撰写的通俗奇幻长篇小说,传统作家也很难驾驭。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李凭箜篌引》中大量神鬼意象的运用,是为了实现诗歌作品“奇”的特征。中唐文学为了________,实现对盛唐诗坛的突破,有意标新立异,主要有两种途径,一则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通俗派,强调明白晓畅;一则以韩愈、李贺为代表的尚奇派,强调“惟陈言之务去”。(    ):“韩愈诗奇而雄,孟郊诗奇而古,贾岛诗奇而清,卢仝诗奇而怪。”

    如果中唐诗坛“奇”的审美取向的追寻是共性的话,那么李贺的“奇而冷艳”则是个性的彰显。较之李白诗歌创作的天马行空,________,挥洒自然;李贺则是点滴积累、________。前者彰显的是“天工”,后者呈现的是“思力”。这又让我们自然想到李商隐《李贺小传》一段文字:“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辈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这里强调李贺写作素材的获取、储备过程,又说“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这就是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的原因,即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正如李贺在《南园》中自己说到的“寻章摘句老雕虫”。可以说,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大量神鬼意象的援引,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以“奇而冷艳”实现诗风的“标新立异”、“迥乎不同”。由是观之,李贺被誉为“诗鬼”是________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