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2017年初中语文(文学、文化等)知识竞赛试题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小题。

正如诸位所知,麦琪是聪明人,聪明绝顶的人,他们把礼物带来送给出生在马槽里的耶稣。他们发明送圣诞礼物这玩艺儿。由于他们是聪明人,毫无疑问,他们的礼物也是聪明的礼物,如果碰上两样东西完全一样,可能还具有交换的权利。在这儿,我已经笨拙地给你们介绍了住公寓套间的两个傻孩子不足为奇的平淡故事,他们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家最最宝贵的东西。不过,让我们对现今的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馈赠又接收礼品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1)、下列哪一位小说家不是英国人?(    )
A、司汤达 B、狄更斯 C、笛福 D、毛姆
(2)、下列作者与作品配对不正确的是(    )
A、契诃夫——《套中人》 B、卡夫卡——《变形记》 C、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 D、莫泊桑——《死亡与罗盘》
(3)、下列不属于以吝啬鬼形象出现的小说人物是(    )
A、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 B、泼留希金(《死魂灵》) C、严监生(《儒林外史》) D、聂赫留朵夫(《复活》)
(4)、请判断下列哪段话不是出自欧·亨利之笔。(    )
A、吉姆站在屋里的门口边,纹丝不动地好像猎犬嗅到了鹌鹑的气味似的。他的两眼固定在德拉身上,其神情使她无法理解,令她毛骨悚然。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嫌恶,根本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神情。他仅仅是面带这种神情死死地盯着德拉。 B、苏比的敏感心情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交融在一起,使他的灵魂猛然间出现了奇妙的变化。他立刻惊恐地醒悟到自己已经坠入了深渊,堕落的岁月,可耻的欲念,悲观失望,才穷智竭,动机卑鄙——这一切构成了他的全部生活。 C、乔·拉雷毕来自中西部槲树参天的平原,浑身散发着绘画艺术的天才。他还只六岁的时候就画了一幅镇上抽水机的风景,抽水机旁边画了一个匆匆走过去的、有声望的居民。这件作品给配上架子,挂在药房的橱窗里,挨着一只留有几排参差不齐的玉米的穗轴。二十岁的时候,他背井离乡到了纽约,束着一条飘垂的领带,带着一个更为飘垂的荷包。 D、我无法摆脱这种困境,只得深怀耻辱,准备着手“答复”那一大堆毫无根据的指控和卑鄙下流的谎言。但是我始终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就在第二天,有一家报纸登出一个新的恐怖案件,再次对我进行恶意中伤,说因一家疯人院妨碍我家的人看风景,我就将这座疯人院烧掉,把院里的病人统统烧死了,这使我万分惊慌。接着又是一个控告,说我为了吞占我叔父的财产而将他毒死,并且要求立即挖开坟墓验尸。这使我几乎陷入了精神错乱的境地。在这些控告之上,还有人竟控告我在负责育婴堂事务时雇用老掉了牙的、昏庸的亲戚给育婴堂做饭。我拿不定主意了——真的拿不定主意了。最后,党派斗争的积怨对我的无耻迫害达到了自然而然的高潮:有人教唆9个刚刚在学走路的包括各种不同肤色、穿着各种各样的破烂衣服的小孩,冲到一次民众大会的讲台上来,紧紧抱住我的双腿,叫我做爸爸!
举一反三
走近故里,深味名著遗韵,完成以下两个小题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同学们走近鲁迅故里,来到寿家台门,品读了三味书屋两处经典展板中的文字,请你帮助回答下面两小题。

【展板一】

三味书屋里,鲁迅使用的是一张两抽斗的硬木书桌,桌面右边有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是鲁迅当年刻下的。关于这个“早”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

     ……

     有一次医生开的药方中要用十年的陈米做药引,而这药引药店是没有的。那天早上,鲁迅为了采办这味药引而焦急地四处奔波,双手空空地从亲威朋友家赶回时,已是日上三竿,上学从未迟到过的鲁迅这天迟到了。寿镜吾先生是不准学生无故旷课,也不准学生任意迟到早退的,要是学生三天不来三味书屋读书,他就要上门去催问:“你家某某为什么不来读书?”回答说生病或有什么事所以没有去,他才“噢噢"地回去了,或者说一声:“那末病好了马上叫他来。”现在他见平时很用功读书的鲁迅迟到了,就沉下脸严厉地责备了他一顿。鲁迅回到座位坐下后,心里很为自己的迟到而难过,就悄悄地用小刀在书桌右下角刻下了这个“早”

字,用以自勉。事后,寿镜吾先生从其他学生口中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便想方设法弄来了几升“陈仓米”,亲自背着送到鲁迅家里,一进门就高兴地说“樟寿(鲁迅名)你要的陈仓米我寻来哉。”

【展板二】

在寿镜吾先生的卧室里放置着架子床、衣柜、香柜、木躺椅、衣架、盥洗架等物品,我们现在看到的卧室摆设超过当时寿镜吾先生实际的生活状况,他过着更为俭朴、清苦的生活。由于寿镜吾先生教学很严谨,他每年只收八个学生,认为多收了教不过来,所以他的教学收入很有限。他和他的儿子们只有一件长衫,而且这件长衫的肩背上已打上了补丁。在家里,长衫挂在书屋里,谁出门就穿上它,回来即脱下挂起来。寿镜吾不仅衣着十分简单,几乎连替换的衣服也不肯添置。晚年体衰,原有的高度近视,加上老花眼,视力极差,行动不便,可是他连手杖也不买,而是将一根门闩当手杖使用。现存寿镜吾先生照片上所持的手杖,只要仔细看,就可以看出是根门闩。

【名著节选】

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

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