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上海市普陀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黄履庄,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暗取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及长,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  黄履庄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凿木人长寸   

之奇俱如此    

(2)、对文中画线句“观者异以为神”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观看的人表示怪异以为遇到了神。 B、周围观看的人奇怪这个神奇之物。 C、观看的人感到惊讶认为十分神奇。 D、周围观看的人感到奇怪遇到了神。
(3)、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从文中看,“所作之奇俱如此”的“此”主要指的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至若春和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选自《梦溪笔谈·范文正荒政》)

【注释】①殍殣(piǎo jìn):饿死的人。②募:招募,这里指鼓励。③希文:范仲淹,字希文。④敖仓:粮仓,文中指官家粮谷仓。⑤监司:有监察州县之权的地方长官简称。⑥仰:依赖、依靠。⑦无虑:大约、总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拟岘台记

曾巩

尚书司封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台以游,而命之曰“拟岘台”,谓其山溪之形,拟乎岘山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其间,独求记于予

州之东,其城隅雨隳潦毁,盖藏弃委于榛丛茀草之间,未有即而爱之者也。君得之而喜,增凳与土,其破缺,去榛与草,发其亢爽 , 因而为台,以脱埃氛 , 绝烦嚣,出云气而风雨。若夫云烟开敛,日光出没,四时朝暮,雨旸明 , 变化不同,则虽览之不厌,而虽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或饮者淋漓,歌者激烈,或靓观微步,旁皇徙倚。则得之于耳目与得之于心者,虽所寓之乐有殊,而亦各其适也。

抚非通道,故贵人富贾之游不至;其民乐于耕桑以自足,故牛马之牧于山谷者不收,五谷之积于郊野者不垣 , 而晏然不知枹鼓之警 , 发召之役也。君既因其土俗,而治以简静,故得以休其暇日,而寓其乐于此。州人士女,乐其安且治,而又得游观之美,亦将同其乐也。故予为之记。

(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释:①抚:抚州。②岘山:位于湖北襄阳。由于西晋的羊祜、杜预先后在此建功立业,此地成为古代地方官员文治武功的典范。③亢爽:地势高旷。④埃氛:喻污浊的尘世。⑤垣:垒墙。⑥枹鼓之警:军事报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