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散文,完成小题。

五台山的白杨

陈奕纯

    人世间最美丽的是什么?

    一眼之间的美容易发现,然而凡是大美,总是无形地隐藏在事物的深处,必须用心深谙其神韵。

    在豫中平原,在黄河古道,你常会一眼看到广袤的成片成林的白杨树,旗帜一样飘扬在大地上,尽情地展示生命的蓬勃与妖娆,成为一道道景观。

    但是,最美的白杨树,在五台山上。

    五台山的殊像寺山门外的一大片开阔地上,便长着一簇高高的白杨。这十六棵白杨树的根部紧紧地长在一起,到半空后逐渐散开,越向上越疏放。远远望去,就像盛开的莲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们显得格外圣洁美丽。

    春天或夏天到五台山,你看到白杨树的每一根枝杈都沐浴着阳光,每一片叶子都碧翠油润,每一棵树都毫不懈怠地送给人们清荫。深秋,白杨树经历秋风的萧瑟,汽车从白杨林里穿过,那纯净的金色紧紧地吸引着你。山道弯弯,十米一景,一弯一色,道道山谷,白杨树像列队的士兵,在你的眼前昂首相送。脚下的金子哗哗地随风飘舞,或者厚厚地铺在地上。空中飞舞如蝴蝶般的叶子,像一路歌声护着你的车送你下山。

    我把发现美的眼仰视晴空,心中万里无云。我把美的视角投向深层,打捞起自身的灵性,我有新的发现。人类的铺张,是放纵欲望;大自然的铺张却是施与众生。如果我的眼睛承接了大自然的铺张,心中的欲望就会淡化、消融,看世界的眼光视角就会不一样。

    我仰望着白杨树,看它铺展在空中的华美,我的心如清风中的睡莲,一瓣一瓣绽放,芬芳的心香在弥漫,随之一股豪迈的气息,在胸间激荡升腾!忽然之间,我心生一种激情,我多么想铺展开一块硕大的画布,把五台山这样的高天静地淋漓地挥洒出来!

    我走出了草木葱茏、河水轻盈的山谷,奔向高高的大台。山巅之上,草木稀疏,这里全然没有了山下游人如织的景象,这里是清冷的。一条白亮的路,如手势,如隐语,如画,如诗,指向山巅之上的大台。一个人,两个人,或三四个人,走在路上,这里没有喧哗,没有言语,人们都在默默地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人在无声的时候,是在走向回归,是从喧嚣的热闹中,反观自身。

    一个人,一袭明黄的长袍。他三步一卧,犹如婴孩扑向母亲的胸膛,肢体匍匐在大地,目无外物,那肃穆,那谦卑,只向天地。行走的人,被他慑住,痴痴地望着,似乎他的身上有一股威严,有一股不可窥测的神圣。人们只是静默地看他,大声喘息似乎都怕惊扰了什么,举手投足都怕亵渎了什么。

    这行走在路上的人,摒却尘嚣,让自己的心沉淀,寻找到自己。这样的时刻,身外的事物是美的,自身是美的。这个时候,你才更清楚:看到了自己,才能够看到一切的美。

    五台山,这里的宁静,这里的氛围,让人慢下来,静下来。让人的心打开,打开才能够让人张眼看天地大美,才能够看透世道人心的良善。

    因而,我才重新看到那十六棵白杨,我才能够看到一坡一弯的白杨。白杨,它的根脉深深地抓向大地,它才有飞扬于云霄间磅礴的大美。

    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尼采说:“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是啊,人,有那匍匐大地的谦卑,才能够倾听天地人心的丰厚与沧桑。

    我每来一回五台山,心就有一次醒悟和提升。

    所以,我一次次地登临五台山,一次次地仰望这里的白杨。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7年6月,有删改)

(1)、根据文章,完成关于五台山白杨树形象的填空。

树根:密密生长,紧紧相连

树冠:①

枝叶:②

:金色纯净,随风飘舞

(2)、第二段写豫中平原、黄河古道的白杨有何作用?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
A、突出白杨树“尽情地展示生命的蓬勃与妖娆”的特点。 B、衬托五台山白杨具有“必须用心深谙其神韵”的大美。 C、为了说明这两处白杨也有“隐藏在事物深处的大美”。 D、为作者的“一眼之间的美容易发现”这句话提供依据。
(3)、第七段中画线句中两个“铺张”的含义有何不同?
(4)、结合文章,理解“我每来一回五台山,心就有一次醒悟和提升”的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苦难,开出幸运的花

张海贞

      ①许多幸运者的背后都有很多跟幸运无关的故事。

      ②在记忆中,我特别喜欢的一位签约作者。她的微信公众号开通两个月便收获两万多粉丝,很多人都惊呼:“简直太幸运了!”我认为,这跟运气关系不大。她十年前开始写作,为了圆自己的作家梦,她不顾别人异样的目光默默地写作,笔耕不辍十年,遭到的退稿不计其数,但这些都不妨碍她继续写作。那时,无数个日夜,她努力爬格子,希望自己所写的东西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她就像石缝间的小草,拼命地向上生长,渴望有一天能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之下。终于,苦尽甘来,她写了许多被转载上百次的文字,收获了无数的粉丝。

      ③我还想起了《中国达人秀》上的张春广,以收废品为生。他自小迷恋舞蹈,每次看到舞台上的演员跳舞他便热血沸腾,梦想有一天能够像他们一样。然而,对于贫苦家庭的孩子来说,跳舞是一种奢侈,幼小的他只能将梦想埋在心里。张春广平时爱跳“机械舞”,他爱跳舞这一举动还被乡邻认为是神经病,妻子也极力反对他,为此两个人没少吵架。但迷恋舞蹈的张春广却不愿放弃,他买回舞蹈光碟在家练习跳舞。

      ④2014年,张春广鼓足勇气报名了《中国达人秀》。他穿着几十元的灰色衣裤,背着一个纺织袋、肩膀一高一低,一口浓浓的乡音,刚一上场便惨遭其中一位评委灭灯。随后,在表演中,他跳了一段自创的“捡废品机械舞”。只见他时而轻松灵动得像一条蛇,时而笨拙僵硬得像一个机器人。他的这段自创舞蹈得到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起初灭灯的评委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看走了眼。当时主持人问他为什么要来参加节目,他的一句话感动了全场人:“我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神经病!”随后现场所有观众起立,这是达人秀舞台上从未有过的一幕。无疑,他赢得了尊重,很多人视他为“励志榜样”。

      ⑤我不禁又想起了我的一位初中同学,她小时候跟随父母迁到了新疆。我们关系很好,一直保持联系。她自小就喜欢芭蕾舞,母亲为了满足她的愿望,将她送入舞蹈班。她如愿成了一名芭蕾舞演员,经常在网上晒自己演出的照片,我心里甭提多羡慕了,羡慕她那光彩照人的生活。

      ⑥去年冬天,她回老家,约我见面。那天屋外雪花飞扬,放眼望去窗外的几株梅花开得正旺。我们聊起这些年的经历,两个人激动万分。不过,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她那双脚。当我说羡慕她的生活时,她毫不忌讳地脱下丝袜让我看她的脚,我被吓得起了满身的鸡皮疙瘩。那双脚伤痕累累,布满了老茧,脚趾也被挤压变了形。我止不住落泪了 , 她却笑了,淡淡地说:“我十几年如一日地练习芭蕾,早就习以为常。这是每一位芭蕾舞演员的必经之路!”

      ⑦生活中,时常有人拿“幸运”来定义别人,其实他们背后有许多跟幸运无关的故事。当我们惊呼签约作者幸运走红之时,我们不曾想到她的笔尖里饱含着永不言弃的汗水;当我们肯定张春广独创的舞蹈之时,我们不曾看到他在家里孤独又执拗的练舞身影;也许当我们在羡慕我的初中同学那光彩照人的生活之时,我们不曾想到她面对苦难时的那份坚韧和淡然。

      ⑧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所谓幸运不过是苦难开出的花!

阅读《妈嫂》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妈嫂

       嫂子是村里娇小俊秀的妹子。我们弟妹几个和积劳成疾的爸妈是一张沉重的铁犁,只哥哥一个人拖着。嫂子却看上了我哥,要嫁到我们这个穷家来。村里人劝嫂子,说嫂子肯定会被拖累死的。

       嫂子出嫁那天,她的哭嫁歌唱得又多又好,亲戚大多都被嫂子唱哭了。那时候二角钱一碗米粉,嫂子竟然挣了三十四元三角哭嫁利市钱。村里的哭嫁女没谁能挣到嫂子的一半。

       嫂子嫁来的第三天就是九月开学。两个姐姐读初中,二哥三哥读小学。家里没钱也没值钱的东西,嫂子一分不留地拿出她的哭嫁钱,又拿出陪嫁的几匹的确良蓝布,为我们几个一人缝制了一套新衣裳。还差些钱不够,哥和嫂子就去担柴卖,我们几个也去,大大小小七个人排成一长溜儿。好多人替嫂子流泪,她是才过门三天的媳妇呀!妈妈哭哩,把嫂子搂在怀里,千言万语一句话:“我的宝宝哟

       家乡湄河是一条养人的河。嫂子让我哥在河里捕鱼,她去圩上卖。清早晨雾未散,嫂子就在河边望我哥的竹排,夜里又挑一盏渔灯坐排尾为我哥壮胆。每当捕到一只值钱的鳖或一条河鳗,一家人都要高兴许久。嫂子出奇的倔强,明日分娩,今天还挑一担红薯苗上岭种红薯。嫂子虽苦虽累却没病,祖宗保佑我嫂子不会倒下。

       没几年,多病的妈妈就去世了。村里有个习俗,在妈妈灵前焚一根竹筷,竹筷倒向谁,妈就最疼谁。我们一齐围着竹筷跪,结果竹筷旋了一圈儿后,倒向了嫂子。妈妈心里有杆秤,嫂子在妈妈心里的分量比谁都重。嫂子哭着向妈妈磕了无数个响头,那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冬去春来一晃10年,姐姐和哥哥得益于嫂子也得益于苦难,上了中专、大学。嫂子的青春年华也为我们耗尽了。嫂子老了,我们长大了。

       我们不知怎样称呼我们的嫂子。村里所有的嫂子没有及我嫂子的零头。嫂子像妈像姐,嫂子的生命和我们生命融合在一起,永远不可能分开。

       姐姐从卫校毕业出来工作的那年,有一天,姐姐回来,一进家门见嫂子的身影,就喊“妈﹣﹣”嫂子回头看,姐姐才看清是嫂子。姐又喊:“嫂﹣﹣”在这一瞬间,积聚在姐心头多年的情感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出,姐姐紧紧地搂住嫂子叫:“妈嫂﹣﹣”姐姐一连叫了几声“妈嫂”。姐姐说:“妈嫂我毕业了,我工作了,就有钱了,您的苦日子也会到头了。“嫂子笑着哭了,说:“我知道的”现在我们一家是村里最幸福的一家。我们像敬重我们的父母一样敬重我们的嫂子。作为回报,我们会使才三十多岁的嫂子不再受苦,我们保证。

       村里人现在才说嫂子有眼力。嫂子说:“那时,尽管很饿,但他们是村里惟一不偷人家东西吃的一家人,他们的骨气贵哩!”

(摘自《小小说选刊》,作者:黄自林)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_____________

    葵花发觉自己在做作业的时候,青铜总喜欢在她身旁坐着,聚精会神地看她写字、做算术题。他的眼睛里充满羡慕与渴望。这一天,她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要教哥哥识字!这个念头如闪电一般在她的心田上照亮,使她自己大吃一惊,也使她激动万分。她急切地对青铜说:“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

    青铜好像没有听明白似的望着葵花。

    葵花把削好的铅笔和一本本子放到青铜面前:“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

    青铜有点儿惊愕,有点儿激动,又有点不好意思和不知所措。他看了看葵花,又掉头看了看奶奶、爸爸和妈妈,然后又看着葵花。

    青铜面对葵花递过来的笔与本子,却向后退着。

    葵花就拿着笔与本子,一步一步地朝他走去。青铜掉头跑出了门外。葵花追了出来:“哥哥!”青铜不停地奔跑。葵花紧紧跟在他身后:“哥哥!”

    青铜回过头来,用手势与眼神说着:“不!不!我学不会!我学不会!”

    “你学得会!你学得会!”

    青铜继续往前跑去。

    葵花一边大叫着“哥哥”,一边紧紧追赶着。一根裸露在泥土外面的树的根须绊了她一下,她摔倒在了河坡上,并骨碌骨碌地朝下滚去。

    青铜忽然听不到葵花的脚步声了,掉头一看,葵花已滚到了河滩上。

    葵花在向下滚动时,将本子与笔一直搂抱在胸前。

    青铜跑过来,跳了下去,连忙将葵花拉了起来。

    她浑身是泥土和草屑,但那本本子却还干干净净地抓在手中。

    青铜扑打着她身上的泥土与草屑。

    “从今天起,我要教你识字!”

    青铜哭了,泪水顺着鼻梁流了下来。他蹲下身子,背起葵花 ,一步一步地爬到岸上。

    兄妹俩在一棵大树下坐了下来。

    一轮太阳正在沉坠,河水染为橙色。

    葵花指着大阳,然后用树枝一笔一画地在沙土上写下了两个大字:太阳。她大声地念着:“太——阳!”然后,用树枝在那两个字上不停地重复着笔画,嘴里念念有词:“一横,一撇,一捺 ,一点儿,‘太阳’的‘太’……”

    她给青铜也找了一根树枝,让他跟着她,在沙土上写着。

    青铜吃力而认真地写着,那时,他仿佛不再是哥哥,而是弟弟,而葵花不再是妹妹,而是姐姐。

    太阳在落下去,落下去……

    一片树叶从树上掉下,也正在慢慢地落下去……

    葵花用手指着飘落的树叶,用眼睛追随着树叶:“落——落下去……”

    树叶像蝴蝶落在草丛里。

    葵花在“太阳”后面又写了三个字:落、下、去。然后她望着太阳,念道:“太阳落下去……”

    青铜的记忆力奇好,虽然笔画与字的间架总是把握不好,但却以出人意料的速度记住了这几个字的笔画以及笔画的顺序。

    太阳落下去了。

    地上的字也慢慢地熄灭了。

    “哥,我们该回家了。”

    青铜学得正起劲,摇了摇头,拿着树枝,还在沙土上笨拙地写着。

    月亮升上来了。

    又是一种亮光,柔和而纯净地照亮了地面。

    青桐用手指着月亮。

    葵花摇了摇头:“我们今天不学了。”

    但青铜固执地用手指着月亮。

    葵花又教他:“月亮——月亮升上来了……”

    天晚了,妈妈在呼唤他们回家。

    一路上,青铜在心里念着、写着:“太阳落下去了——月亮升上来了——”

    从此以后,青铜将葵花所教的字,一个个地吃进心里,并一个个地写在地上、写在本子上。看到牛,写“牛”。看到羊,写“羊”。写“天”,写“地”,写“风”,写“雨”……那个从前在青铜眼中美好无比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真切,也更加让人喜欢。

(节选自曹文轩《青铜葵花》第五章金茅草,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千年敦煌“活”起来

    当我们谈论敦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浓缩1650年,跨趋3100公里,正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展出的“觉色敦煌—1650敦煌大展”,邀观众步入“瀚海沙漠”和“洞窟”中,共赴一场瑰丽恢宏的敦煌艺术盛宴。

    公元366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苦行僧乐傅云游敦煌,突见鸣沙山金光万道。圣地奇景令乐傅顿悟,就此结茅,在大泉河谷凿下莫高第一个洞窟。自此,一个中国文化圣地开启了长达1650多年的兴起、废弃、重生的跌宕命运。

    此次展览由敦煌研究院精心挑选200余件敦煌艺术精华,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让净土世界“活”起来。

    现场构建了3000平米黄沙实景,空运来的逾万株沙地植物点缀其间。步入此境,张骞的勇气,班超的决绝,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的雄才,唐太宗置安西都护与龟兹、焉者、于阗、疏勒四军镇的大略,法显和玄奘度瀚海越葱岭西行求法的九死一生,高仙芝的又无反顾,张议潮的沉勇孤忠……仿佛在时空的叠加中一齐涌来。

    展览在“觉色敦煌”主题下,包含“时光”“如是”“世相”“人心”四大展区,从敦煌洞窟的建造历史、宗教内涵、社会文化、生活形态四个角度带领人们领略敦煌之美。壁画、彩塑、经书、洞窟,展品体系完整、内容丰富。首次系统展出的敦煌供养人系列与《放妻书》等26部敦煌遗书复制品,令观者驻足。

    首次结合高精度复制洞窟与多媒体投影技术的创意展陈形式,打破了以往敦煌壁画静态展览的常规,观者仿佛回到敦煌——走入“时先”,与供养人对话洞窟建造史;感悟“如是”,在壁画彩塑中领悟佛学智慧;品味“世相”,触摸敦煌建筑、服饰、妆容、歌舞;解读“人心”,从敦煌遗书中还原古人的世俗生活和细节片段。

    莫高窟最大的壁画——《五台山图》,高达3米,长达13米的巨幅画卷“活”了起来。徜徉于1:1高精度仿制的敦煌洞窟中,可以近距离细品精美绝伦的石窟壁画,更可以走出窟外欣赏斑斓多彩的沉浸式投影。

    “我们只是展开这一幅画卷,让你看见敦煌。”在策展人涂宇庆眼中,看见敦煌,也就看见了中国,看见了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今天,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敦煌必将再次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互鉴的重要枢纽,重现昔日荣光。

(选自2019年5月12日《光明日报》,有删节,作者颜维琦系该报记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讲故事的人

莫言

    ①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A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②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B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③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④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⑤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的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⑥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