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全椒县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制造业两类企业产生的影响,见下表:

企业类型

单位商品价格或单位项目投资额

汇率变动前后单位商品价格或单位项目投资额

变动前

变动后

出口贸易型企业

192(元)

23.41(美元)

A(美元)

对外投资型企业

8200(万元)

B(万美元)

1281.25(万美元)

注:假定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由100美元=820元人民币变动为100美元=640元人民币(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机电等发展比较成熟的企业产品出口受汇率影响明显。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与商务厅的一项出口企业定量分析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江苏的机电出口约下降0.63个百分点,江苏的纺织服装出口约下降1.4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顺应全球化趋势,中国企业纷纷到国外投资设厂。2011年,我国对外投资总额位列全球第五,其中以并购方式实现直接投资222亿美元,占我国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37%。海外并购宗数和交易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1)、计算表格中A、B的值,并结合材料一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表中两类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假设影响企业经营的其他条件不变)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针对上述影响提出两类企业各自应采取的对策。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8年,中国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一系列举措让产业发展方向更明确、步伐更坚定。创新驱动换道超车,经过多年培育,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技术优势。随着中国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和应用,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当前,在全球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快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本土品牌迎来历史机遇,也给全球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

材料二   从所谓“中国威胁论”,到“中国冲击论”,再到“产能过剩论”,美国不断构建“中国威胁叙事”的变体,企图为对华实施更多经贸限制措施提供借口。近期,美国等部分西方经济发达体不断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污蔑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威胁他国产业发展。其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奇葩论调和无理攻击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声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度依赖政府补贴,导致“不公平竞争”。其二,指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远超需求,成为“世界难以承受之重”。其三,污蔑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消费不足,不得不“海外低价倾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