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政治期末质检试卷
①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削弱中国外向型企业出口优势
②美联储加息→美国物价回升→吸引更多外资注入美国市场→刺激经济增长
③美联储加息→倒逼中国加强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④美联储加息→引发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向→冲击新兴市场国家币值稳定→加剧全球经济不稳定性
①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增强国际链接能力
②目前我国数字企业发展规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我国打造开放型数字经济生态,促进互利共赢
④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机遇,也提出各种挑战
①说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保持稳定、持续深化时,世界各国会普遍受益
②说明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主导全球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
③表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④有利于充分利用全球各地资源的比较优势,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①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
②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
③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奉行多边贸易体制
④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成功案例。2008年,我国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据统计,各部门先后推出70余项支持措施建立健全联合研发攻关机制,聚焦核心工艺、专用材料、关键零部件等短板弱项,从不同技术路径积极探索,提高了关键技术供给能力,打造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形成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产销量均突破900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对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启示。
材料二 2023年,我国的创新指数位居全球第12位,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12至2022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超过6%的经济增长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自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增强,2012—202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制造业规模和多项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我国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地缘政治动荡,局部冲突频发,地区安全问题此起彼伏,全球性问题加剧。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把经贸科技交流政治化,筑起“小院高墙”。发展鸿沟拉大,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我国外部需求收缩。经济全球化遇逛流,保护主义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本地化发展趋势。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在变局中开新局。
请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相关知识,为政府代表或企业代表(任选其一)拟一份主题发言提纲,字数150左右。
材料二 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中中国的贡献超过一半,中国高质量的清洁能源产品出口覆盖全球,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有效解决了有关国家和地区用电难、用电责等问题,也有助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的绿色产业、绿色贸易、绿色产品,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材料三 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是2022年的约4倍。当前全球绿色产能不是过剩,而是严重不足。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绿色贸易将成为未来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引擎。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撰写一篇小论文,反驳“中国绿色产品出口损害他国经济”的论调。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和素材运用恰当;论证有力。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