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2017年10月,在杭州·云栖大会上,一批前沿的人工智能产品亮相:“吃了就走”的餐厅,“拿了就走”的超市,AR照相技术……这些“黑科技”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生活的模样。这表明(    )

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

③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推动科技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举一反三
  2016年8月5日至21日,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在巴两里约热内卢进行。

材料一:“环保”始终贯穿于整场开幕式。巴西人在开幕式通过声、光、电等科技的运用,向世界很好展现了从生物的起源到亚马逊的热带丛林的出现,从人类过度的砍伐开发到全球气候变暖,从南极冰川融化到海平面上升,再到未来可能出现的淹没世界各国主要城市,向世界传递巴西的“绿色之声”。

材料二:由10名难民组成的难民代表团,代表着全球6000多万难民和流离失所的难民群体,第一次历史性地来到了奥林匹克的最高殿堂。10名选手就像打开的10扇窗户,透过他们,更多的难民会看到——面对逆境时挑战自我,永不言弃。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提到难民代表团时说,这支队伍代表了全世界难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向往。

材料三:8月21日,中国女排战胜塞尔维亚再夺奥运冠军。主教练郎平认为:“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要坚守为国争光的梦想,永葆求新求变的精气神,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专业素养提升实力,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靠苦干巧干赢得竞争,这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丰富内涵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启迪所在,也正是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力追上时代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成功案例。2008年,我国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据统计,各部门先后推出70余项支持措施建立健全联合研发攻关机制,聚焦核心工艺、专用材料、关键零部件等短板弱项,从不同技术路径积极探索,提高了关键技术供给能力,打造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形成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产销量均突破900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对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启示。

材料二   2023年,我国的创新指数位居全球第12位,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12至2022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超过6%的经济增长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自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增强,2012—202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制造业规模和多项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我国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地缘政治动荡,局部冲突频发,地区安全问题此起彼伏,全球性问题加剧。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把经贸科技交流政治化,筑起“小院高墙”。发展鸿沟拉大,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我国外部需求收缩。经济全球化遇逛流,保护主义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本地化发展趋势。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在变局中开新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针对传统电池存在的不足,成立于2011年的N公司采用股权激励等措施,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进行技术攻关。目前该公司在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专利远超过同类企业,并在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产业链具有卓越的研发及制造能力。凭借过硬的质量,该公司成为国际知名车企锂离子动力电池供应商,并成功切入世界知名手机供应链。

材料二   全球气候变化是地球面临的紧迫挑战之一,它对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2023年8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二十国集团(G20)环境与气候部长联席会议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是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建立了落实双碳承诺的“1+N”政策体系,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网络,贡献了本世纪以来全球25%的新增绿化面积,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2%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尽己所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与38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3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文件,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约2000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中方将继续在G20等框架下,与各国加强环境气候的政策交流和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返回首页

试题篮